【記者邱麗玥台北報導】目前全台灣慢性病患人數高達六百九十九萬人,占所有病患的二成二,但國人年平均用藥量是美國人的七點二倍,顯示政府推廣醫藥分業政策、鼓勵醫療院所釋出慢性病處方箋的十年來,慢性病連續處方箋仍不到一成。藥師公會呼籲,慢性病患應主動要求開立慢性處方箋,不但省時,一年還可省三百億元醫療費用。
衛生署藥政處處長廖繼洲表示,自八十六年間實施醫藥分業起,釋放慢性病連續處方箋一直是健保單位推動的重要政策之一,希望讓慢性病患可免於奔波醫院與等待看診之苦,還可透過藥師與病患當面溝通,有效掌控用藥安全,避免發生濫用或誤用。
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何榮生說,國人重複就診率高,造成國人每年平均用藥量為美國人的七點二倍,也造成國內每年因藥害死亡人數高達八千三百七十四人。
他說,主要是因用藥資訊不足、重複就診與濫用藥物問題嚴重所致。
因此藥害防治所推動全面釋慢性病處方箋的用意,是希望透過藥局把關,給予病患更充足的諮詢與保障。但迄今慢性病處方箋釋出率仍不到一成。
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連瑞猛表示,落實慢性病處方箋釋出,估計平均每位病患每次可省一千一百二十元,一年可省四千四百八十元。
以目前全台六百九十九萬名需領取慢箋的慢性病患計算,每年可省三百億元醫療自費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