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聯合療護的護理師小鴻,到急診室探視一位七十五歲、兩個月前才發現罹患癌症末期的牛先生,他的癌細胞一開始被發現時,就已經從胰臟轉移到肝臟了。經急診及腫瘤科醫師診視後,皆建議病人及家屬,可考慮轉安寧病房治療。
「我覺得我爸爸,應該會同意不要插管,而轉安寧病房,只要能讓他舒服應該也可以,不過還是麻煩妳直接問他的意思。」牛先生的兒子在旁低聲說。
安寧聯合療護的護理師小鴻,評估完牛先生的身體症狀後,隨即詢問:
「牛伯伯,接下來要問您一個重要的問題,因為大家都尊重您的想法,所以…若是以後遇到沒辦法再救治…是否要再做插管、電擊、壓胸等急救措施。」
「千萬不要!我以前就跟我的兒子們說:以後等我的疾病進展到最後,已經無法再救治時,千萬不要再幫我做插管、電擊等急救措施。」牛先生急促地回應。
「牛伯伯,我很佩服您,但也很想知道,為什麼您早就有這種想法呢?」
「我成為道士以後,這輩子幫許多人做過法事,也看盡當一個人走到生命盡頭時,離開人世間的種種方式,有些人真的因為多做了許多『無效的醫療』,而走得很痛苦、很悲慘。人的一生不需後面走的這麼沒尊嚴啊!」
「我爸爸天生具有奇異天賦,常幫臨終、往生的人作法事,對於生與死感到很自然。所以就像我們這些做子女的,現在從事殯葬禮儀行業,我爸爸也很贊成。」牛先生坐在一旁的小女兒說。
「假如還有機會救治成功,當然要救到底,但假如天命已盡,又何必垂死掙扎,只為了拖延死亡,這樣讓自己多受苦,又有何意義呢?」牛先生望著天花板訴說著。
「嗯,可是牛伯伯,只有口頭用說的,並不保險。」
「?」
「因為現在已經有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明文規定不急救的法律規範。」(上)
(作者為醫學博士、中山醫大附設醫院緩和病房主任 周希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