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希到歐巴馬 911反恐牽動政局

 |2011.09.12
1542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珍珠港事件發生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揭發水門案的記者伍德沃德在著作《戰爭中的布希》提到,美國前總統小布希於九一一當天在日記中寫下這段話。

九一一恐怖襲擊事件某些程度上對美國的保守主義推波助瀾。

小布希在九一一事件前後的民調上升百分之三十五,美國人民基於愛國心及報復心,大力支持小布希進兵伊拉克及阿富汗,造成美國在外交及國防上先制攻擊及改變他國政權式的單邊主義趁勢再起。

根據政治觀察家的分析,九一一事件在當時而言,某種程度讓民主黨的聲音消失,共和黨顯得極具優勢。

不僅如此,小布希政府在反恐旗幟下,通過一系列備受爭議的反恐法案,接連幾年間大肆出兵海外,投入經費、物力,以及對民眾出入境等基本權利的限制,不但未能削減九一一事件在美國民眾心中的陰霾,反而衍生更多問題。

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在《失控的總統》一書中指出,「如果伊拉克和九一一事件沒有關聯,也和發動攻擊的組織沒有掛鉤,這就表示布希啟動了一場沒有必要的戰爭,美軍的犧牲完全不值得!」

曾獲普立茲評論獎的《華盛頓郵報》專欄記者羅賓遜指出,從小布希政府開始,美國花在戰爭及減稅的經費在四兆至五兆美元之間,今日美國的債務問題,小布希難辭其咎。

有趣的是,小布希雖然開啟了美國長期反恐大門,但親手終結蓋達組織首腦賓拉登的,卻是當初還來不及參加反恐的歐巴馬。

歐巴馬坐在白宮狀況室裡全神貫注看著美軍狙擊賓拉登的畫面,連帶讓他的民調支持度一度飆升百分之十一,為連任之路攢下利多。

從小布希到歐巴馬, 從單邊主義到債務危機,與其說九一一事件影響美國近十年的的國政方針,不如說「反恐」更是牽動美國政治及美國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變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