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意漸濃,秋風穿過為我擋風的摩托車騎士灌進後座,忍不住打了個哆嗦。月亮高掛天邊,今天是美麗的中秋節,碰到三天快樂的三天連續假期,異鄉遊子個個計畫返家過節而提前上網搶票,小均東尋西找,公路局及火車票全賣光,只剩高鐵,對一個大學生來說,不會做這樣的「高檔」選項。 
不忍小均在這次台灣秋運裡發愁,我只得舟車勞頓的當她司機,提前專程送她南下。
無論交通多發達,工具可以如何多樣選擇,一票難求都在年節中重覆上演。
多年前的中秋前夕,自己也曾擠在火車站排隊買票,那時節還沒高鐵,阿羅哈及統聯等客運也尚未急馳在高速公路上,更無私家車可開,小老百姓選擇有限,假期返鄉之前,總心急如焚的站進長長的買票隊伍中,備感無助。車站終年飄出一股濃濃的汽油味,衝擊著漸扁的腸胃,嘲諷著青春時節無計可施的困窘。
所幸歲月厚待,生活豐裕的當下不由得經常想破腦袋去回想,那段排隊搶票的歲月,在人擠人,卻孤獨萬分的車站裡,究竟用什麼食物來解決一個瘦小女子的轆轆饑腸呢?
那時沒有便利商店,最多的是鐵路便當,然而,也不是阮囊羞澀所能承擔,記憶裡不曾存在美味便當,那,當時吃什麼呢?
味蕾毫無記憶,想必是不曾有什麼特別的美味和舌頭接觸過。擠上車,回到家,媽媽迎面的第一句話一定是,吃過飯了嗎?不管那時是幾點鐘,這句例行問話總惹起「我要吃炒蛋」的固定反應。生活過得清苦,但冰箱裡總會放幾只雞蛋,這習慣豐富了遊子的心,彷彿是返家的第一道歡迎月光的儀式。
這些年過中秋,親人圍在咫尺之處,再也不必搶票返鄉。只需惦記著,中秋的餐桌上要做點特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