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忠賢台北報導】經濟部長施顏祥昨天出席「台灣化學科技產業高峰論壇」時宣布,將在月底推出石化產業高值化發展方案,並成立推動辦公室,以專人、專責、專門預算,協助業者以有限石化原料做最大利用。
國光石化喊停,台塑六輕又工安事故頻傳,未來台灣的石化產品是否面臨短缺?政府如何因應?施顏祥表示,國光石化案因環保考量不在大城設廠後,經濟部正加速進行石化產業結構調整,日前他已向馬總統及行政院長吳敦義報告石化產業高值化發展方案,預計在九月底報請行政院核定。
施顏祥說,石化高值化發展方案主要是朝強化既有強項產業具產業鏈完整性產品、六大新興產業相關原材料、發展附加價值率大於百分之三十產品等三項原則,做為未來石化產業高值化的發展產品範疇。
未來行政院將成立跨部會指導小組,成員包括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國科會等單位,經濟部也成立推動小組,並設立推動辦公室,由工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劉仲明擔任辦公室主任,預計明年一月一日揭牌運作,全力推動石化業高值化。
施顏祥強調,台灣石化業最大缺點是附加價值不高,目前台灣石化業附加價值率是百分之十四點六,距德國與日本有十到二十個百分點的差距。
另外,施顏祥說,研發經費投入太少,也是台灣石化產業很大問題;目前投入研發比率占總營業額只有百分之零點三二,希望未來十年能提高到百分之二,讓石化業附加價值率提高到百分之二十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