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釋迦牟佛尼佛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就曾明白的揭示了。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不管是自己心中升起的煩惱,還是別人帶來的麻煩,總之,人總是在生活中處處感到不如意,無論如何,總是逃不過也跳不開。幸好佛陀又說:「障盡圓滿」,只要把「人」這門功課修完學分,是非煩惱也就解脫了。
既然煩惱人人都有,是不是可以彼此交換心得、相互討論,藉此吸取經驗並調適受傷的情緒呢?理論上是說得通,但實際上執行是有難處的。一樣的米養著百樣人,一樣的落花,觀看的人也有兩樣心情。人的心是很難測度的,你認為單純的敘述與分享,極可能產生不同的結果。本來是尋求解決與安慰,卻演變成訕笑或打擊的材料,當事情遠非你當初所期望時,將情何以堪?
世事圓融透徹,是人生最高智慧,讓生命更成長的途徑是,勇於承擔、不假外求。此外,洞悉人性並坦然接受挑戰,心事說與不說,倒是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