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福利聯盟日前發布調查報告,有超過七十三萬的國小學童是「小老外」。這些「小外食族」大部分以便利商店餐食果腹,正值發育年齡的孩童,竟把超市當廚房、將速食當正餐,這種現象不容忽視。
現代社會雙薪家庭普遍,大人為生活忙碌,無暇料理三餐,「外食」已成趨勢。面對超市、便利商店裡五花八門的便當、糕點,成人或許會以保健觀念作選擇,孩童卻只會跟著廣告走,吃下一大堆高熱量、高油脂、低營養的食物,造成國小學童平均體重逐年增加,「小胖子」愈來愈多,但是白白胖胖未必健康,小小年紀出現高血脂、高血壓的不在少數,還曾出現過九歲中風的病例。
而且在現代都市化的生活環境裡,可供孩童活動、遊戲的場所日益減少,除了學校體育課,忙碌的父母大都沒空陪孩子運動;外食吃下去的熱量,超出兒童身體活動需求,必然危害他們的健康。
國小時期是體格發育的重要階段,在營養上須特別注意,父母再忙也要顧到孩子三餐營養均衡。
其實父母只要做好時間管理,每天早起十分鐘,便可為孩子做出營養的早餐,也可以引導孩子學著自己動手,既享受親子互動的樂趣,又可教孩子自立。
劉韻詩(北市/退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