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家幾十年的老鄰居家有喜事。當年同住一個村子裡的左鄰右舍,幾乎都有親戚關係,有時候年紀小了十幾、二十歲,在排行上卻是長輩。話說那個家有喜事的親戚就小我好幾歲,輩分上卻是我的堂叔。想當年他才去當兵,休假返鄉沒多久就當爸爸了,如今都要娶媳婦了,親戚家有喜事,當然得去湊湊熱鬧。
喜氣洋洋的婚宴熱鬧地進行著,逐桌敬酒時,一個個親朋好友都得為新娘子及親家詳細介紹。敬酒大隊一票人馬,全都是新郎的姑姑,有七個之多,我還記得那個小姑姑,小時候長得肥胖圓滾,如今已是個身材玲瓏有緻的漂亮媽咪,還是舞蹈界名師。回憶童年往事,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差一點就成了別人家的養女。
嬸婆家境困窘,但為了傳宗接代,不得不年年加油拚兒子,生到第八個終於放棄了,叔公也在小女兒生下沒多久就因病辭世,嬸婆一個女人家要忙農事,又要忙一大家子吃喝,真的是蠟燭兩頭燒。
下有七個妹妹還有一大群牲畜家禽,嬸婆長子國中畢業就分擔養家活口的責任。那個年代流行將養不起的孩子送人,而且通常都是把排行最小的女兒送人撫養,我們家因母親身體狀況不佳,諸多考量後送走么妹,當時為了妹妹不見了,手足們生了好長一陣子悶氣,現在聽說對面的小姑姑也要被送走,怎麼甘願再不見一個親戚?
之前四姐已經上演過抱妹妹躲藏的戲碼,這回再度發揮她躲貓貓的好功夫,天未亮就跑去嬸婆家,趁她下田時,偷偷將小姑姑抱走了,訪客來帶人時,根本不知孩子去向。等到夜幕低垂,來客徹底放棄,已收的紅包糖果餅乾都不必歸還了,要嬸婆自己把女兒留著慢慢養吧!
事後,我們以為四姐又要挨父親的家法伺候,怎知等四姐灰頭土臉回到家時,父親只是小聲問了句:「小姑姑還好吧?」就要四姐趕快洗臉洗手吃飯了……
原本躲在一旁準備看熱鬧的幾個手足,才轉身要各自忙去,就望見母親目眶泛紅舉手擦眼睛,想必是想到了自己的么女。雖說么妹送了家境富裕的蔡叔叔撫養,應是不必太擔心,可是再怎麼說,那也是媽媽身上的一塊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