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為鼓勵閱讀,教育部新學期要送全台二十一萬多位小一新生閱讀禮袋,一人一本書,今年共有一百種好書,且加強科普領域和銜接為主的橋梁書,讀完後還可交換;今年並首度將贈書對象擴大到八所境外的台商學校。
教育部九十八學年度起推動「Bookstart閱讀起步走」活動,透過贈書鼓勵學生閱讀,小一新鮮人都可拿到一份閱讀禮袋,內容包括優質適齡童書,還有給家長看的親子共讀指導手冊。
國教司科長武曉霞表示,今年的童書有一百本不同的書,都是國內外各大獎項得獎好書,每個人拿到的可能不同,看完後還可相互交換閱讀。
另外,教育部也在全國八千八百五十四個班級建置圖書角,提供其中十五種童書,讓學生課餘借閱,也希望透過學校或教師設計延伸閱讀教學活動,讓閱讀全面扎根。
下周就要開學,教育部長吳清基昨天表示,閱讀可增長智慧,更有競爭力,閱讀習慣愈早養成愈好,希望學生多閱讀。
知名作家林良及李偉文等人也分享閱讀經驗。林良指出,閱讀的好處「講不完、說不盡」,不只能認識字,還能吸收知識,並從書中體會什麼是感動,還能學會思考,是創造未來的一股力量。
林良也分享自己和外孫共讀經驗,他表示,孫子上小學後學注音十周,已經會看書,有次出去吃飯,孫子拿著菜單,一項項念給他聽,他發現,學習注音符號對閱讀起步很有幫助。
李偉文說:「喜歡閱讀是他最好的禮物,也是他最感恩的事。」若要養成孩子閱讀習慣,他提出三點建議,包括家裡要有書、選對書,更重要的是家長自己要愛讀書。
他也提醒家長,有的孩子調皮搗蛋時,家長就要孩子「進房間看書」,傳達給孩子的觀念是:「看書是處罰」,這其實不對,會讓孩子覺得讀書是痛苦的,應該要引導孩子樂於讀書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