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教育部昨天公布本年度獲「教學卓越獎」的幼稚園,宜蘭縣澳花國小附幼教來自泰雅部落的原民小朋友,學會搭建傳統竹片屋、織布,並親手製作狩獵工具;花蓮縣化仁國小附幼則帶孩子體會捕魚樂,進一步了解部落捕魚祭文化,都獲得教育部表揚。今年共有七所公私立幼稚園教學團隊獲獎,九月七日頒獎才宣布誰可得到「金質獎」或「銀質獎」。
澳花國小附幼老師黃哲恩表示,校內幼兒多為「小泰雅」,但對原民文化了解很少,學校因此設計從勞作遊戲了解部落文化的教案,例如教小朋友在室內用竹片、木片蓋一間一百五十公分高的小房子,作為幼兒遊戲間,幼兒親手畫設計圖、鋸竹子、鎖螺絲,蓋不下去或房子倒了再問老師,找出解決方案。
黃哲恩還教孩童用竹片搭弓,製作狩獵工具,幼兒也會嘗試採用不同彎度、彈性及尺寸的竹材料,不斷改良,「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位於花蓮縣吉安鄉阿美族部落的化仁國小附幼只有兩班,學生家長多半捕魚維生,為讓幼兒了解捕魚祭文化的傳承意義,老師教他們唱捕魚歌、跳勇士舞、認識漁網等捕魚工具、製作阿美獨木舟,還到學校池塘體驗撈魚樂趣。
高雄仁武國小附幼鄰近台塑仁武廠,利用地緣特色,將能源教育融入幼教課程,老師張淑敏說,孩子年紀雖小,但懂得用洗米水、洗手水澆灌校內菜園;連到便利商店購物,都要求父母即使路邊臨停,都應將車子熄火,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讓她好感動。
台北市私立君格幼稚園的老師,則帶著小朋友製作並學習操作布袋戲偶,深入認識傳統戲曲表演,也獲得教育部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