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法執法 不能有城鄉差距

廖宏彬(雲縣古坑/教師) |2011.08.16
1003觀看次
字級

一名長輩從鄉下騎機車「進城」,安全帽置於籃子裡,在鄉下絕不戴,我問他為何,他說:「在鄉下不會抓沒戴安全帽的,放心,而且都是認識的。」
生活中處處可見類似的法令與執行「雙軌化」。
諸如公共場所禁菸,客運乘客在台北站遵守規定,但一過濁水溪,停靠中部站休息時,就在車站裡公然吞雲吐霧,連司機也如此,不但彷彿一國兩制,同樣一個人在都市與鄉下的守法程度,也有天壤之別。
我於六月獲教育部奉派到英倫三島考查,印象最深的不是優美的風光、古色古香的建築古蹟、精緻典雅的藝術設計,而是再平凡不過的電線工程與草皮規定。
在英國中部科沃滋丘陵地一帶鄉下,常見方圓兩三公里無鄰的獨戶人家,政府也拉一條地下電線到門口,這是因英國為福利國家,政府照顧人民的責任與福利,不能有城鄉差異;而令我驚訝的是,英國鄉下與都市戶外草皮,都維持政府規定的高度,守法與執法城鄉無差異。
當然其他歐美國家也不遑多讓,鄰國日本也是,英國面臨貧富差距擴大問題,日本已處於泡沫經濟陰影下二十餘年,美國正面臨債信危機,但不要忘了,他們國力仍很強,關鍵就在人民整體素質。
思考至此,不免令人感嘆,台灣到底要怎麼做才能提升人民的整體素質?
我覺得,必須建立「一致性」,絕不能再任人民品質兩極化,與缺乏內在品格與外在規範的一致性。
政府與人民必須共同遵守權利義務規範,城鄉一體適用,絕無例外,否則人民會存僥倖心理,守法根本無內化,會依不同時空條件,決定自己要不要守法。
但人民會如此,公部門的城鄉態度差異也要負責,因為城鄉執法寬嚴不一、福利不一,也難怪人民素質城鄉不一了。
廖宏彬(雲縣古坑/教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