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最常在家裡活動,但是統計顯示,最常產生跌倒等事故傷害地點,就是在家中。開設跌倒預防門診的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醫師黃盈翔表示,跌倒除了常見的擦傷、瘀傷,老年人跌倒更容易產生骨折,尤其髖骨骨折者不只造成行動不便,久臥在床可能出現褥瘡,一但感染細菌,便容易引發敗血症,因此患者一年後的死亡率,更高達二成至三成。
黃盈翔指出,下列特徵只要符合任何一項,就表示有跌倒風險,包括:
˙過去一年內,曾經或差點跌倒兩次或以上。
˙過去一年內,曾經因跌倒受傷就醫。
˙每天服用四種或以上藥物。
˙服用鎮定、安眠或抗憂鬱藥物。
˙由坐到站、走路、轉身或上下樓梯時不穩。
˙罹患中風、帕金森氏症、失智症等會影響走路平衡的疾病。
這些跌倒高危險群除了應就醫接受治療,家人能否替老年人打造安全的居家環境,更是預防跌倒的關鍵,尤其老年人即使現在還能行動自如,但隨著老化勢必會逐漸舉步維艱,或是因跌倒過而成為步行困難者,對於安全環境的要求勢必更高。
因此台北市衛生局委託台灣事故傷害預防與安全促進學會,設計出「步行困難老人居家安全手冊」,從居家安全環境、居家安全生活行為,以及移行輔具使用要領,提供打造老年人安心居家生活的建議,放在北市衛生局網站供下載,本版為服務讀者,擷取手冊內精華內容一一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