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分發放榜,今年科系排名出現異常變化!像是台大戲劇系最低錄取分數,第一次贏過政大新聞、廣告系,成了標準的「台大情結」。
「台大情結」,本來只是大家刻板印象的認知,但台大註冊主任洪泰雄說:「十幾年來,我當註冊主任,招生訴求很清楚,就是『選校不選系』,轉系核准率大概百分之五十,換句話說,有兩個有一個可以轉到他想要的系,我想,這是我們跟別的大學比較不一樣的地方。」聽到洪泰雄如此「坦白」昭告世人,相信歷年考生,包括今年考生在內,都會向洪主任抱怨,台大「選校不選系」的招生主軸,何不在簡章清楚說明白?
筆者不反對考生「非台大不讀」,畢竟台大師資與資源都是所有大專院校中首屈一指,何況,就業時的學歷,也居一定優勢。只是毫不根據興趣就填寫台大科系為志願,這種抱持「先進台大再說」的心態,學生學習會認真嗎?是否浪費教學資源?萬一轉系失敗,加上台大不必點名的自由學風,難不成真要「混」到畢業?這就是全國最高教育學府處理招生的態度?
回到教育部這幾年期待各高中輔導應屆畢業考生「選系不選校」的訴求,現在可能要保留了。至少面對台大招生的原則,竟然是與教育部唱反調!
話說回來,台大這種「不管科系多冷門,轉系成了另類王道」的偏差心態,變相鼓勵「先進台大再說」的做法,若短時間不改,筆者建議,針對台大某些「跳板冷門」科系,教育部要予以嚴格評鑑與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