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別明星大學思 條條大路通羅馬 郭台銘、王偉忠、蔣勳、朱銘等人同樣有一片天
大學指考放榜,今年第二類組前十志願中,台大包辦七個,去年排名第五的交大電資被擠到第七,清大電資也掉出前十榜單。第二類組的台大地理系A組,今年首度超越清大原子科學,也超過成大光電、清大化學。 
更有指標意義的是,第一類組的台大戲劇系錄取分數,首度超越政大新聞及廣告系。這麼多學生對戲劇有興趣?恐怕未必,應該是台灣學生「台大情結」、「台大迷思」始終揮之不去吧。
對政大新聞系分數落在台大戲劇之後,政大校長吳思華無奈地表示,這與媒體近年經營不景氣的趨勢有關。不過,媒體經營再不景氣,就業機會仍然很多,起薪也高於社會新鮮人的平均值,再怎麼樣,也不會比戲劇差才是。
很顯然地,不少學生不論志趣性向如何,都打算先上台大,再設法轉系,這應該是台大戲劇系超過政大新聞系的根本原因。因此而說「媒體經營不景氣」,政大校長似乎沒有必要悲觀。
多少年來,教育界呼籲學生「選系不選校」,但似乎許多人仍「選校不選系」,當然,也未必所有人都非台大不念,但「明星大學情結」、「明星大學迷思」的現象,仍然值得討論。
當然,許多台大人很有成就,如近三任總統,都是台大畢業生,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等企業家,也都出身台大。但看看社會上有成就的人,想想台大迷思。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是海專畢業生,如今的他,已是傲視全球的大企業家,多少台大博士為他工作。說明了,「上台大等於高成就」,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眾所周知的美學大師蔣勳,是文化大學畢業的;知名電視節目製作人王偉忠,也是文化校友;雕刻大師朱銘與台塑創辦人王永慶,同樣也是「沒有學歷」的「社會基層出身」者。
許多台大人頂著「明星光環」,反而有一種高身段,自以為高人一等,結果反而在社會上處處碰壁。筆者曾碰過一個台大畢業的同事,人的確很聰明,但EQ很差,總是怨天尤人。其實這樣的人,上司反而不敢重用他。結果他離職後,換了好幾份工作,始終「懷才不遇」。
選系不選校,從自己的志趣性向去發展,其實「條條大路通羅馬」,台大絕非唯一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