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捷運副站長半夜值班時,搬運防洪擋板搭乘電扶梯,擋板頂破天花板,反作用力將副站長所站電扶梯踏板頂破,使他跌落電扶梯維修坑,雙腳遭輸送帶滾軸夾到,三小時後才被發現,五個小時後才被救出,因流血過多不治。
媒體報導副站長二月在臉書提及「數幣機故障」或「電扶梯異聲」,認為「跟機器八字不合」、「電扶梯中風」,應該要買三牲四果多拜拜,筆者認為,媒體報導副站長與「機器八字不合」、「電扶梯中風」,恐淪為「七月怪譚」,而忽略工安意識的重要性。
副站長在二月就提及這個問題,可見站內機器早應檢修,北捷、勞工局及檢方,應就當事人所述調查作業流程,有無登記簿冊,要求廠商檢修,若有,為何廠商沒有檢修?
其次,既是例行的防洪演練,是否應該在半夜進行?報載副站長未等保全到場,獨自搬運防洪擋板,原因是兩個站共用一名保全,當時保全在別站沒回來,所以副站長才獨自搬運。
雖然北捷利用半夜不營運時間進行演練,無可厚非,但是否有進行相關的安全教育,並要求員工依標準作業程序實施?而且,兩站共用一名保全,是否人力支出省過頭了?一座捷運站半夜常只有一名員工值班,萬一有狀況,能應付得來嗎?
筆者認為,北捷發生工安意外,恐是一連串的問題所導致,北捷必須全面檢討,避免再發生悲劇。
此外,筆者發現,發現許多公司機關的機械或電腦,經常擺放一包「乖乖」,尤其目前值農曆七月,更為普遍,因為許多操作者認為,只要供奉「乖乖」,就能使機械乖乖不出狀況,這凸顯不少人對工作場所不追求合理化,卻相信怪力亂神,難道一包乖乖會比定期檢測維修靈驗?
筆者相信,只要定期檢修、遇問題立即維修排除,就能讓機械運作順暢,進而確保安全。
張恭(高雄市/物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