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下部隊後,離家大約五十分鐘車程,周休二日回家甚為方便,我們都為他感到高興。
部隊在山區,現在是盛夏,天色暗得慢,兒子自行騎車往返。星期日傍晚,提早用完妻一手準備的豐盛晚餐後,我幫忙提著行李,陪兒子到地下室停車場,我反覆叮嚀著:「慢慢騎,記得彎道要減速。」
記得去年的冬日,天黑得快,為了安全起見,我和妻執意要開車接送。通常到了周五傍晚六時許,我會停車在營區外等候,看著一個個年輕力壯的年輕人走出營房大門。
他們三五成群的結伴等公車,或單槍匹馬騎機車,少有家人親自接送的。
過了不久,兒子來了,旁邊還多了一位軍中同袍。「爸!這位是我學長,他想搭便車到捷運站。」兒子剛說完,只見這位年輕人彎著腰,禮貌地微笑,「伯父伯母,不好意思,麻煩您了。」我當然義不容辭的說:「不用客氣,請進請進。」營區地處偏僻,公車班次少得可憐。
難得兩天的休假,兒子除了外出採買日用品外,大部分時間都窩在家裡休息。一晃眼就收假了。周日傍晚,大地已是一片漆黑,我們準備開車出發,軍中袍澤事先連絡兒子,相約在捷運站出口搭便車回營區。有時,兒子會帶幾杯珍珠奶茶和零食,分享留守在營區的好朋友,聯絡感情。
整個冬季,我和妻反覆著同樣的接送過程,親戚中有人忍不住笑著說:「兒子都當兵了,你們還不放心啊?」
記得兒子讀大學和同學外出旅遊,三兩天也難得一通電話。如今在軍中,一天至少打個兩三通,我和妻發現:兒子變了!不知是他長大了?還是我們的親情接送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