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鏽蝕管線 應是廠區共同問題 長痛不如短痛 全面徹底檢修 工安事關重大 不能打折
台塑六輕不可思議的連環燒,經濟部要求全面停工檢修,像六輕這樣的高獲利工廠,就怕勒令停業或停工檢修,停產不但將造成獲利下滑,市占率還可能被其他企業奪走。
因此,媒體昨天報導,台塑想和政府討價還價,欲縮小停工廠區,只停七次事故起火點,與起火有相關聯的廠區。
雖然台塑否認這項報導,但六輕接連發生大火,台塑對外說的原因之一是,廠房蓋在海埔新生地,海水鏽蝕管線導致,這個問題未在事先發現防範,卻在事發後當理由,不但不符合台塑的合理化精神,也顯示這是整個廠區的共同問題,必須全面徹底檢修。
筆者認為,台塑集團多年來太會賺錢,讓企業變得不再謙虛,頭抬得太高,太驕傲,並依然老神在在的以為集團還是像王永慶創辦時嚴謹與紀律地在運轉,驕兵必敗,才是大火燒不停的關鍵,因此,台塑集團應該學會謙卑,警覺民眾的強烈不滿,在賺錢時要想到工安,長痛不如短痛,工安事關重大,不能打折,應該全面停工檢修。
不過有媒體說,六輕一旦停工,台灣將會缺油(政府馬上保證絕對不會缺油),而且塑膠會漲價,影響民生範圍甚廣。
但我認為,如果六輕停工造成塑膠價格上漲,對台灣反而是好事。多年來,政府為了培植塑化產業,不但賠上了好山好水與國人健康,還為了替塑化產業創造市場,讓大量便宜的塑膠充斥市面,導致出現塑膠濫用情況,使國人過度仰賴塑膠製品,製造了過多環境荷爾蒙,也讓家庭垃圾充滿無法分解的塑膠製品,回過頭來又破壞環境。
到過歐美國家的民眾知道,塑膠製品並不便宜或可方便可取得,因為這些國家不需要創造市場來扶植相關產業,只向生產的國家購買,雖然價格較高,卻不會破壞環境,而國民不仰賴塑膠製品,體內的塑化劑等含量遠比台灣民眾低(有統計指出,台灣民眾體內塑化劑含量,是歐美國家的五到十三倍)。
如果塑膠價格真的因六輕停工而上漲,民眾必然減少消費,對個人健康與國家環境來說,反而是好的。
健次(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