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井改補注井 挽救地層下陷

李昭順(台南市/地下水老兵) |2011.08.02
1067觀看次
字級

政府為搶救高鐵彰化雲林地區地層下陷問題,通過大規模封井計畫,將十年投資五百二十八億元,封九百六十七口井,減抽四億九千萬噸地下水,平均每封一口井要花五千四百六十萬元,減抽一噸水要花一百零八元,不經濟效果又慢。

雖然政府決定現階段不封淺水井,但雲林農民認為,方案過於籠統,有許多農田是仰賴水利會深水井供應水源,若無替代水源,封井等於斷了生計,是滅農政策。

地層下陷的禍首是超抽地下水,導致地下水位長期遞降,引起地層壓密下陷,如果能盡速將地下水位上升,應該不致再惡化。

地層下陷在民國五十年代在台北市發現,政府從八十年開始做台灣地區地下水基本資料蒐集的地下水觀測網計畫,已可掌握地面下兩百至三百公尺內之水文地質水質資料。

依彰化雲林地區的地層資料研判,高鐵在彰化縣境均在八卦山區粗礫地區,無下陷安全之慮,到雲林縣境經過西螺大橋後,進入中質地粗中砂地層,始有下陷之慮,到土庫段進入泥、粉沙、細沙地質,地層下陷度愈高,一直到嘉義站均有下陷之慮。

而封井只是不再抽水而已,而提高地下水位只靠天然補注緩不濟急,尤其是深層地下水,最快速有效的方法是,先將擬封水井全面停抽,並補注水源,如在雲林地區利用濁水溪、新虎尾溪、舊虎尾溪等豐水期引進水,或在沿岸淺井抽河川入滲水,及利用斗六大圳灌溉系統,輸送到待封水井,以抽水機高壓將水直接注入富水層,使地下水位快速回升,亦即原有的禍首抽水井,變成挽救地層下陷的補注井。

地下水壓注式補注法,逢甲大學江篤信教授曾於民國七十七年,在屏東縣枋寮的台糖加祿堂農場,做過現地試驗研究,效果顯著,優點是一井可同時作為抽水井與補注井,建議挽救彰雲地區地層下陷,不妨參考此一方法。

李昭順(台南市/地下水老兵)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