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真多元? 別再用錢看人

智度 |2011.07.29
1225觀看次
字級

拜讀「包容多元文化 讓社會更寬廣」一文,心有所感。挪威屠夫認為,台灣拒絕多元文化,若不以人廢言,他所說的現象確實存在,主因在「嫌貧愛富」。俗話說「貧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無關種族、膚色、地區或國家,只因「金錢襯托尊嚴,財富維繫表象」,用鈔票做切割,正代表台灣某種價值觀。

台灣人將外籍人士畫分為二,歐美代表收入豐富、穿著典雅、有文化水準、教育程度高、職業高尚。東南亞象徵生活困苦、貧窮落後、教育程度差、文化水平低、勞工階級、粗鄙無禮。制式印象,深印國人腦海,看到外籍人士就會自動分類,以外貌引導模式,分出高貴或卑賤。同樣的標準,也表現在台灣原住民和新住民身上。

台灣人友善的程度,除了既定的崇洋媚外,主要建構在金錢利益,絕非拒絕多元文化,而是「無錢人惦在世間,講話無人聽」,認為低下階層是奴僕,無需尊重,鄙視態度不局限於公共場合,從雇主欺負外傭即可看出。

換言之,若東南亞人民有錢,出入高級名車,居住名門豪宅,吃喝高檔餐廳,不論來自何方,仍受到高規格對待。例如生產石油的非洲大國,黑皮膚同樣受到尊重;印尼、泰國等大富豪,一樣備受禮遇;政府開放中國大陸人士自由行,陸客帶著大把鈔票來台消費,面對散財的「好野人」,試問台灣人,會在乎種族、膚色,對陸客不友善嗎?

挪威屠夫的「美言」是警訊,台灣人應以眾生平等觀念,善待原住民與在異鄉的外勞、新住民,更要記取教訓,別重蹈覆轍,減少內部政治紛爭,重視國家發展,一旦搞砸經濟,台勞變外勞,將來對台灣人不友善的,就變成東南亞人民了。

智度(榮民/嘉縣水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