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爆發恐怖攻擊事件,兇手是極端反移民和穆斯林的右翼激進者,他在行凶前曾上傳「歐洲獨立宣言」,內容推崇台灣、日本及南韓,因為都採行單一族群文化價值體系,排斥外族。
其實台灣早已是多元化社會,並未排斥移民及外來文化,但為何兇嫌卻認為我們拒絕外來文化?而他敵視移民或移工的思維,都足以讓政府和民眾省思。
自民國七十年代末期以來,我國民眾與東南亞、大陸地區女子通婚日益頻繁;同時,由於國內工資上漲,許多勞力密集的產業引進大批東南亞勞工。
加上近年家庭照顧的需求大增,政府亦開放東南亞幫傭或看護工,因此,東南亞和大陸地區的移民與移工,已成為我國社會第五大族群。
然而筆者發現,社會及民眾對這些移民與移工,往往有意無意間表現出歧視、不友善,甚至是敵視的態度,因而造成雙方關係緊張,甚至日前新竹地區有不良少年,以石頭攻擊漁港的東南亞籍漁工,事後發生漁工報復而傷及無辜的事件,之前還有小吃攤老闆,強迫信奉伊斯蘭教的印尼籍家庭幫傭炸豬排,而產生糾紛。
這些都顯示對移民與移工的不友善,及不尊重多元文化的心態,難怪會讓挪威殺人魔認為台灣排斥外族。
其實,移民與移工帶來了多元文化和飲食習慣,大大豐富了台灣社會的視野和內涵,因此,民眾應要包容、欣賞與尊重,使這些文化成為台灣文化的資產之一,也不會讓外國人對台灣有不良印象。
追夢(南投市/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