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的肝炎防治成績雖然是國際標竿,但肝炎權威、台大醫學院教授陳定信說,不少國人對宣稱「保肝」的食品、藥品仍「有點迷信」。他認為,市售蜆精、蜆錠、保肝丸等都沒有保肝效果,不喝酒、不得B、C型肝炎,不暴飲暴食造成脂肪肝,就是愛肝之道。
陳定信說,台灣自從民國七十三年全面為新生兒施打B肝疫苗後,現在二十七歲以下者的B肝帶原率不到百分之一。不過,台灣防治肝炎的成績雖是國際間有目共睹,但不少國人仍對保肝藥品、食品有迷思。
陳定信說,肝臟再生的能力很強,以活體捐肝為例,捐贈者的肝臟切掉一部分,四到六個月內會再長回來。因此陳定信強調,愛肝只要不「害肝」就好。
但仍有不少國人依賴保肝食品、藥品,陳定信批評,保肝丸是「味素藥」,蜆精在他看來「不怎樣」。他自己就有病人想要保肝,常喝蜆精,結果肝功能沒進步,反而喝出痛風。
「我的肝病辭典裡沒有保肝」!陳定信強調,沒有任何天然食品可以達到保肝效果,因此一般人不必吃,若已經是B、C 肝帶原者,更不應該亂吃所謂的保肝食品、藥品。另應注意酒精攝取量,女性一天勿攝取超過二十克酒精,男性勿超過三十克。
此外,陳定信說,最近十年研究發現,少部分的脂肪肝患者,也會引起「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由於調查曾發現,台灣四十歲以上男性至少百分之三十五有脂肪肝,因此他呼籲千萬不要暴飲暴食、營養過剩,養出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