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再過幾天農曆七月即將到來,台北大龍峒保安宮八月十日起,將舉行「二○一一台北大龍峒保安宮中元祭系列活動」,藉由豎燈篙、牽、普度及盂蘭盆法會等宗教儀式,讓民眾體驗農曆七月的台灣人情味。
台北大龍峒保安宮董事長廖武治表示,台灣最值得驕傲的特質,是人與人之間濃濃的人情味,實際上,台灣民間風俗與信仰蘊含著對萬物的尊重;保安宮將中元祭詮釋為極具人文價值的節日,包涵了佛教慈悲的普施救贖、儒家祭祖與孝道文化,以及道教中的地官赦罪。
保安宮中元祭系列活動八月十日(農曆七月十一日)由「豎燈篙」揭開序幕,每年豎起的燈篙是三支大竹,今年儀式將於上午八時在保安宮對面庭園舉行,為的是召告天神、地祇、本境十方幽魂,保安宮舉行普度,邀請所有眾生前來聽經聞法,領受普度施食。
中元節前夕則將進行「牽法會」。廖武治表示,全台灣除了雲林口湖鄉有牽法會,北部最為知名、獨一無二者當屬大龍峒保安宮,除了往生者家屬參與牽,也有不少信徒認捐無名功德,向天災共業罹難的同胞致上關懷之意。
重頭戲為八月十四日(農曆七月十五日)的「中元普度盂蘭盆法會」,當天上午八時三十分啟建「水懺法會」,諷誦《慈悲三昧水懺》。下午四時,進行「盂蘭盆法會」瑜珈焰口施食,超拔本境十方幽冥眾生,法會持續至晚上八時回向後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