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少子化衝擊偏鄉,嘉義縣人口外流嚴重,許多國小面臨沒有新生窘境,近十年來併校或廢校國中小已達四十餘所,今年有十三所國小新生不到五人,其中有三所更只有一名新生,出現一對一教學特殊狀況。
地方人士及老師憂心學校恐怕不斷遭裁併廢校,建議政府相關單位落實山區觀光產業,創造就業機會,以留住青壯人口。
台灣近年來人口結構快速改變,少子化現象明顯,導致學生來源減少,造成各級學校供需失衡,對各級教育造成衝擊,形成教育發展的重大挑戰,這不僅是嘉義縣的問題,也是全台的問題。
建議教育單位應提早研擬各級教育的因應策略與配套措施,例如利用即將實施的幼托整合、五歲幼兒免學費教育計畫,建立「小型學校發展評估指標」及「國民中小學整併後校園活化再利用輔導計畫」,及暫緩新設大專校院,推動大學整併,教育朝向優質化、精緻化發展。
此外,更不能忘了偏鄉的孩子,誠如嘉義縣人士及老師的建議,政府應發展山區產業,特別是觀光資源,增加就業機會,別讓留在偏鄉的孩子,沒學校可讀。
林立生(新北市/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