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座木雕 告慰阿美族老兵

 |2011.07.13
968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東訊】「阿美族有個傳說,客死異鄉的族人,祖靈會給他一對翅膀飛回家鄉。」多年來,藝術家希巨‧蘇飛在東海岸阿美族部落,田野調查當年被徵召到大陸打國共內戰的老兵,看見他們擁有阿美族臉孔卻操著北京腔、滿懷不被認同及無法遺忘悲傷的心酸,希巨不捨這段歷史被遺忘,透過木雕藝術刻出老兵的沮喪與祖靈的祝福。

一九四六年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大肆在東海岸原住民阿美族徵兵,許多年紀未滿十八歲的阿美族青少年,才剛步入部落最初階的少年階級pagalungay,就被迫到大陸打仗,直到一九八九年開放台籍國軍返台,終得回家。

「那些回家的、沒回家的、戰死的、失蹤的,因為沒有依循傳統的升階認證儀式,對於家鄉的身分及記憶,至今還凍結在六十年前的少年階段。」希巨說,他探訪過都蘭、長光、大俱來等阿美族部落老兵,人數所剩無幾,每每提起過往總是雙手握拳,老淚縱橫。

他說,很少有人在乎他們的故事,忽略他們從年少、從軍到回鄉這段時間,換過幾個名字、人格與尊嚴被狠狠分裂過無數次;以都蘭部落來說,當年離開的六十名少年,回來十位,不是無法適應、不被認同或無法認同與記憶不一樣的家鄉而重回大陸,就是默默死去,僅存二、三名九十多歲但已無法言語的老者。

花了十年追訪老兵歷史的希巨表示,他預計打造十座老兵雕像,搭配與公共電視導演湯湘竹合作的紀錄片《路有多長》,及都蘭山劇團三年前巡迴演出過多場的舞台劇,重新把這段歷史記憶掀起,至少不要被忘記。

希巨刀下的木雕老兵作品已花費兩年製作,目前完成八尊,肢體、形體、臉龐等各不相同,卻都一樣闡述那段悲苦卻遭遺忘的歷史回憶,也都有一對翅膀。

他在都蘭糖廠的工作室旁展廳已先辦理老兵木雕展的進駐儀式,放上一尊最具代表性的老兵木雕作品,作為未來正式開展的起步,也請來部落耆老以傳統儀式告慰死去的阿美族老兵,傳達後代的不捨與尊敬。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