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來找我,說他很困擾,因為女兒牙牙的專注力不足,在學校很好動,經常跟小男生玩激烈的活動,有時還青一塊、紫一塊的回家,完全沒有女孩子的靜態模樣。後來,有機會到牙牙家裡作客,我卻看到了這樣的狀況……
奶奶:「牙牙!水都冷了,該出來囉!」牙牙:「再等一下就好。」回答完,牙牙低頭繼續在水盆中煮他的恐龍湯。
過了五分鐘。奶奶又問:「牙牙!再不出來,你會感冒的,而且,你最愛的蘋果也會被吃光光。」牙牙這才回答:「好啦!好啦!馬上就好了。」
在奶奶的威脅、利誘下,牙牙才心不甘、情不願的從澡盆裡走出來,準備擦乾身體、換衣服,一邊穿衣服,雙手還捨不得放下緊握著的小恐龍。
看到這番情況,我忍不住想著:這樣的孩子,怎麼會沒有專注力呢?頂多就是跟一般的孩子一樣,經常因外界的事物過多,引起的注意力不集中,或偶爾對新事物三分鐘熱度,無法持續罷了吧!
記得我曾經分享過:某次假日在家,我和外子接力念書給女兒聽,在一小時四十分鐘內,竟然念了七十一個故事,女兒還欲罷不能。所以若父母能仔細觀察孩子,就會發現只要是他們有興趣的事物,孩子的專注力絕對可以超乎成人的想像。
我好奇的問了問幾位同事,他們的孩子在哪些狀況下專注力特別強?
同事A說:「我兒子從幼稚園開始,每天都有一小段固定的積木時間,前幾天放假在家,我睡了一覺醒來,發現他和爸爸竟然一起完成一台積木版iPhone,真的很有趣。」同事B也說:「有一次我和兒子去夜市玩磁鐵釣魚遊戲,旁邊的孩子已經換了十幾個,但不到五歲的兒子,竟然可以玩一個多小時,玩到老闆都想趕人,還不願意離開。」同事C接著說:「我女兒喜歡玩扮演遊戲,每次休假,我都可以趁機好好做家事,完全不受干擾。」最後同事D也開口了:「我兒子可以一口氣讀完好幾本小說,那段時間他就好像身在另一個世界裡,完全與世隔絕。」
你看,這就是孩子的專注力。雖然有的看起來只是在遊戲,對學習不一定有直接幫助。但是從醫學的角度來看,釣魚在訓練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扮演遊戲是孩子在認識自我、豐富詞彙,與自己對話的過程嗎?
至於父母所認為孩子專注力不足的狀況,除非是透過感統職能師進行專業的醫療評估,否則通常只能算是「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形,而非「沒有專注力」所導致。
舉例來說:當下,孩子對老師的課程內容沒有興趣時,他可能就會出現發呆、做白日夢、塗鴉等狀況。
或者,你希望孩子專心的寫功課,但是客廳卻不時傳來阿公阿嬤看連續劇或討論的聲音;此外,孩子也有可能因為白天活動過多,導致夜晚精神不濟,若要進行背書、閱讀等工作,自然就無法集中精神。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