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由於近來豪華農舍林立引發批評,農委會與內政部決定修正「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將嚴格限縮興建農舍資格與面積,如辦法修正實施,未來申建農舍將變得非常困難,申建者需是專業農民,且有農業以外收入年總所得超過五十萬元就不能申建,例如軍公教退休人員就沒資格申蓋,且農舍用地要臨接既成道路,限制很多,農民感嘆:「簡直要讓農地崩盤!」
農委會與內政部日前在雲林縣召開修正「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草案說明會,就引發與會上百名各團體代表群情譁然、砲聲隆隆,雲林縣都市計畫委員周宗正等人抨擊中央官員不知民間疾苦,新法將造成全台農地價格大崩盤,引發農民大反彈!
針對「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草案,農委會水保局長黃明耀表示,日前與內政部討論時,確實提出要嚴格限縮興建農舍資格與面積,但真正用意是要限制非務農民眾買賣農地、建農舍,而非針對農民限縮,如此才能讓農地真正農用。目前草案仍在討論階段,尚未定案。
黃明耀解釋,草案內容以限制非農業經營者為主,申請人必須未從事農業以外專任職務,且農業以外的年總所得必須低於五十萬元者才能申建農舍。例如軍公教退休人員,本身已經有農業以外的專任職業,且每個月月退俸加起來高於五十萬元,就沒有資格買農地蓋農舍。這也是修法的原始意義,讓非農民無法再隨意買農地、建農舍,當成別墅來住或炒作房產。
他也說,限制個人薪資年所得五十萬元以下才可興建農舍,意在保障農民權益。因為現行農民農業所得全數免稅,不納入報稅計算,也就不納入草案規定的五十萬元門檻計算;即使在農業所得之外,農民又去打零工增加個人收入,每月所得也不太可能超過四萬元,全年也就不會逾五十萬元,因此設定這樣的草案,讓只有真正務農的農民,才有資格使用農地、建農舍。
又現行特定農業區興建農舍面積不得超過三百三十平方公尺(約一百坪),農委會建議修法應縮限成一百六十五平方公尺(約五十坪),且農舍面積需含車道、停車位或花圃。黃明耀說,這項限縮規定,就是要遏止過去農舍變豪宅、民宿、卡拉OK、餐廳等亂象繼續上演,如果法案不嚴格,繼續放任農地不斷炒作,糧食安全問題如何解決?「未來台灣哪還有農地?」
黃明耀強調,草案目前都在討論階段,還沒有定案,農委會的立場,就是要整頓現行農地非農用的亂象,保障農民權益,如外界仍有不同看法,可再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