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緣好,活得老?

時報文化 |2011.07.02
1296觀看次
字級

文/時報文化 圖/網路

舉例來說,當你遭遇困境時,親戚朋友可能在緊要關頭助你一臂之力,但也可能愈幫愈忙,侵犯你的生活,讓你不堪其擾。美國喜劇表演者柏恩斯(George Burns)講過一個笑話:最快樂的事就是,有個充滿愛與關懷的親密大家庭──不過,要分居不同城市。反過來說,孤單沒有朋友又會帶來心理壓力,不利健康──除非你本來就喜歡寧靜、獨處與自省。

一般總認為善交際的小孩長大後比較健康,這似乎是很合理的假設。因此我們設計了交際能力量表,透過這個性格調查表來評量研究對象小時候是否喜歡與人相處:包括人緣好不好、是不是領導型人物、是否喜歡在大團體裡、是否喜歡和別人一起玩,或參與社交活動。

以保羅為例,他在各項調查的回答都是肯定的。他讀小五,人緣好、樂觀、時髦、很有自信,但也會配合別人的意見、活力充沛,頗受歡迎。保羅的成績不錯,但老師形容他「對社交活動的興趣高於課業」。他似乎在團體中最快樂,喜歡講笑話,雖然比一般人自私些,還是很受同學喜愛。

綜觀數十年的資料,我們發現善交際的小孩並沒有比較長壽。其中有些去世時年紀並不大(包括保羅),有些則相當長壽,平均而言,童年時期是否善交際似乎和長壽無關。我們花了半年的時間思考這個問題,最後終於找到一個角度來解析這看似矛盾、讓人驚訝的現象,答案與善交際的兩面刃特性有關。

從科學家到商人的光譜

一九五四年,特曼在去世前進行最後的研究,探討的問題是:「科學家是否與眾不同?」他想要知道如何能號召更多學者投入科學研究,以及如何讓科學家與律師的關係更融洽。不久之後,物理學家兼小說家史諾(C. P. Snow)提出著名的見解:他將科學家與人文學家之間的文化差異稱為「互不了解的鴻溝」。

特曼一向是個經驗主義者,用心探究參與者當中,成為科學家的人具有哪些特質,這些特質與那些成為商人、律師、經理的人又有何不同。

他發現兩者的差異實在太大了,科學家與工程師在能力、職業興趣、社會行為等方面屬於一種極端,商人與律師是相反的另一種極端。

尤其明顯的是,科學家非常不善交際,他們在校時就比較害羞,較少參與社交活動,長大後對社交網絡也比較沒有興趣。這些差異正是我們需要的──透過這個重要線索,可以釐清善交際的特質為何無法成為預測長壽的指標。

我們重新區分特曼研究的科學家組與非科學家組,分析兩者的壽命。結果發現前者較長壽,第二組只有三分之二活到七十歲,科學家組則有將近四分之三。

約翰小時候相當害羞,不喜歡參加大團體的玩耍,長大後成為物理學家。這是很常見的發展模式:在特曼研究的參與者當中,成為科學家的人遠比律師、商人、銷售員不善交際。兩組在認真盡責方面的評量大致相當。特曼指出,非科學家的社交關係,絕對優於科學家。(特曼在報告中誇言運用了最新的IBM電腦,那是最早用於社會學研究的電腦之一,對於統計演算是一大助力。)

但善交際為何無法保障走向長壽之路?善交際的小孩長大後不是擁有比較好的社交關係,而良好的社交關係通常是健康的表徵,不是嗎?

事實是科學家擁有一項祕密優勢:他們通常會從事穩定的工作、婚姻較持久,且工作態度認真負責。非科學家──商人、律師、銷售員等,事業與行為模式通常起伏較大,比較不穩定,較可能危害健康。

整體而言,善交際是中性的,對壽命並無加分或減分。這項發現是很重要的提醒,告訴我們看似有益健康的事情未必如此。想要了解真相,就必須長時間檢視真實的人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