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百年相當討喜,台北市政府統計,今年前五月,結婚對數較去年同期成長百分之十五,出生人口成長百分之三十,報紙以「雙喜臨門」形容;民政局分析,除政府加碼補助生子各項福利,經濟景氣逐漸好轉帶動社會氛圍傾向鼓勵婚育,也是原因之一。
台北市消費水準居全台之冠,令民眾怯「生」,市府去年五月公布「助妳好孕」方案,提供生育獎勵金、育兒津貼,雖然有些民眾認為補助金額不夠多,但有補助就有誘因,出生人口成長就是例子。
台北市都市化程度高,不少夫妻為雙薪家庭,托嬰需求大,原本托兒所招收兩至六歲幼兒,未來台北市的公立托兒所將轉型為複合式「親子館」,向下照顧零歲至兩歲幼兒,這應也有助提高生育率。
另外,勞保局提醒民眾,國民年金法增列生育給付,今天起生效,只要在加保期間分娩或早產的女性,可以申請生育給付,如果生雙胞胎或多胞胎,還會按比例增加金額;除了國保,勞保和農保也都有生育給付。
各縣市也都有生育、托育獎勵金與補助,但杯水車薪只是「短多」,畢竟養孩子到大學畢業,所費不貲,建國百年討喜、大家喜歡生龍子龍女,只是短期現象,明年還會成長嗎?
報載經濟部長施顏祥表示,受惠亞洲新興國家經濟成長力道強勁、外銷接單情況佳、陸客來台自由行等,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可破百分之五。
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也上調今年經濟成長率至百分之五點二,院長梁國源表示,上半年的經濟表現太好,成長率高達百分之五點八一,下半年雖將趨緩,不過情況仍樂觀。
生育環境、社會氛圍似乎是改善了,但經濟還要衝刺,當工作機會多,薪資持續調漲,民眾沒有經濟壓力,有錢生、有錢養,生育率才能真正提高。
林文欽(台北市/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