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日前宣布明年起推動「公私協力平價托嬰中心補助計畫」,將補助私立托嬰中心設備、人事費用,或輔導非營利組織成立托嬰場所,預計增加二十到三十間、月費約八千元的零到兩歲幼兒平價托嬰中心。
筆者認為,內政部為鼓勵生育,以平價托嬰計畫解決民眾需求,值得肯定,但除了民眾是否放心把小嬰兒交給託嬰中心照顧外,民眾仍要面對孩子兩歲後的托育問題,也就是說,有特定目的的政策,常僅是治標,只求短期效果,而沒有長期的考量,忽略政策的延續性,如此一來,階段性的政策不僅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更是為民眾詬病且浪費公帑。
而且,內政部的計畫恐怕設想並不周全,例如,私立托嬰機構為了搶生意,刻意壓低費用,與公立托嬰中心競爭,在將本求利之下,不是剝削教保人員,就是轉嫁其他地方,不但會降低品質,也可能衍生糾紛,讓民眾不信任私立托嬰中心,更讓公立托嬰中心一位難求,反而製造家長的煩惱。
因此,筆者認為,影響家庭甚巨的托育政策,還是要從民眾需求妥善規畫,負責政策的官員,應站在父母的立場設想,擬訂能給兩歲以下的嬰兒有品質、且不造成父母經濟負擔的托嬰環境,進而向上延伸到兩歲以上的幼兒,等於政府為全國父母照顧孩子,讓父母無後顧之憂,那麼政府的催生政策成效可事半功倍。
吳庸(嘉義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