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媒體報導某大醫院發錯藥,藥師登門道歉一事,令人警惕與省思,目前民眾如果到各大醫院門診後領藥,藥局藥師都會經過好幾道的機制層層把關,也經過多人的確認再確認,但往往仍有疏忽,民眾最好服藥前再確認一次,畢竟用藥安全除了醫院、醫師、藥師等,還需要靠自己來把關。
根據研究顯示,歸咎發錯藥之因有許多,例如相同品名不同劑型、相同品名不同劑量、相同成分不同商品名、藥名字首或字尾相似、外觀相似、用法用途相近、藥品擺放位置相近導致藥師拿錯等。
為了避免拿錯藥,以下是幾點提醒:
領藥時注意是否為本人所使用的藥品,有些藥局藥師叫號碼或按下號碼燈,礙於領藥人數眾多卻忽略確認身分,患者應自行再次確認姓名、身分證字號、年齡…,是否與藥袋標示相同,以免誤領誤用。
注意藥品劑型與藥袋說明是否正確,例如錠劑、藥水、藥膏還是肛門塞劑要區分清楚。
注意藥袋中的藥品劑量是否與醫師處方籤相同,有的藥品有不同的劑量(如二百五十mg、五百mg),包裝相同要仔細詳看。
注意藥品的使用途徑,例如口服還是外用。
注意藥品的使用頻次,例如三餐飯後一顆,還是早晚各一顆。
注意藥品外包裝是否標示完整,有些破損或錠劑碎裂請要求更換。
注意藥品是否過期,期效與藥效有相關連,如同食品也有使用期限。
總而言之,用藥安全人人有責,唯有每個人謹慎小心,避免用錯藥,做好健康照護非難事。
(作者為公職藥師 王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