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知名藝人為了逃避兵役紛紛躲在校園裡,慢慢讀,一再延畢。東南科技大學、醒吾技術學院被點名是藝人逃避兵役的大本營。教育部說明現行《補習及進修教育法》沒有規定修業年限;藝人也出面澄清,他們修的學分數夠,請假獲准,申請緩徵也符合規定,沒有逃避兵役的問題。
其中被媒體點名的藝人明道,十一年間念了四所大學,被質疑拖延服兵役,經紀人說他沒有逃避兵役,只是選擇晚服役。但是他所就讀的東南科技大學卻說,明道兩年半修三十七個學分,只過了六個學分,還缺七十四個學分,按照他這樣的進度可能要修二十年才能畢業。
逃避兵役不是今天才發生的問題,在過去,許多醫學院的學生都會想辦法弄一些證明,例如手肘彎曲、食指受傷、扁平足、高度近視、身高不足、體重過重等以符合體能不適合當兵的規定,藉此逃避兵役。
在兩岸敵對的年代,老百姓以當兵為榮,藝人也會依規定服役,不會想方設法的逃避。他們一入伍就會被分發到藝工大隊,一方面不必辛苦出操,二方面發揮專才,在部隊裡繼續從事表演工作,也可以到各地巡迴娛樂官兵。當年部隊對藝人有一套制度,一舉數得,皆大歡喜。
近年來因為兩岸關係改變,且經過兩次的政黨輪替,軍隊內部的意識渙散,敵我觀念薄弱,「不知為何而戰」、「不知為誰而戰」成為軍人的盲點。目前軍中的紀律廢弛,軍中醜聞不時傳出,軍人的武德和威嚴逐漸在民眾心中流失,軍人也不再是受人尊敬的行業。
過去一直都是實施徵兵制,每個男生都要當兵,沒有例外。近年兵役制度改變,開始有替代役的實施,有募兵制的規畫,民眾不再認為「當兵是國民應盡的義務」。年輕人出現草莓族、宅男宅女,能夠逃避現實社會就盡可能躲在電腦世界裡,哪裡還會想到以當兵為榮?
於是躲在校園裡慢慢念書成為年輕人的避風港,有些人延畢,有些人一路念研究所到博士,有些人念好幾所學校,有些人念好幾個學位,就是不想進入社會,逃避兵役成為流行的風氣了。
現行的《補習及進修教育法》沒有規定修業年限,學生可以從青年念到中年,是逃避兵役最便捷的方法。欲求防制這個漏洞,教育部擬明確規定各學制的修業年限,包括每學期至少修習的學分數,如果達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不及格就退學,只要一失去學籍立即徵召入伍。
因服兵役是義務,逃避兵役就是投機行為,當然這些藝人因為拍戲的緣故,最後還是會選擇服役,不像過去醫學院的學生刻意逃避兵役,兩者情況不同。兵役最根本的問題還在於制度,要實施徵兵制還是募兵制必須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和時程;而軍魂的培育和軍紀的要求也是部隊的根本,這些問題沒有釐清,逼著學子去當兵,只會讓他們覺得浪費時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