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教育部要在南投中興新村興建特殊教育學校,舉辦說明會,社區居民拉白布條抗議,認為招收情緒障礙學生,會使周邊居民不安。
類似情形各地時有所聞,包括興建收容精神疾病患的機構、老人院,甚至社會住宅等,都遭鄰近居民抵制,這顯示民眾對精神病患、情緒障礙者欠缺了解。
多數精神病患、情緒障礙者平日與常人無異,縱然「發病」後有異於常人舉動,也屬少數,而且他們在收容機構內、特教學校內,並不會影響社區。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原稱為市立療養院,專門醫治精神疾病,也有病房供患者住院,院區位於精華地段信義計畫區,緊鄰住宅,但未曾聽過病患「騷擾」社區,也未聽聞居民要求醫院搬遷。
中興新村民眾說,政府說要「傾聽民意」,但興建特教學校沒有聽居民意見,過程都是「關門決定」,讓居民感覺不受重視。
他們說,很多居民不是反對設置特教學校,而是受不了政府一意孤行。
特教學校、老人院或精神病院,不像石化廠、煉油廠等會造成汙染、影響生態、健康,不必視為毒蛇猛獸,教育部舉辨說明會,應該就是「傾聽民意」,不是一意孤行。
但因居民抗議,教育部中部辦公室保證「不會招收情緒障礙學生」,是令人遺憾的決定。
正如在教育部的說明會上,有學生家長說,「智障學生也很可愛,他們並不傷人,為何要排擠他們」?很多醫院精神科或社福機構,會成立輔導單位、設置庇護工場,安排精神障礙者學習,以便自立更生,或為日後重回社會作準備,這些精神障礙者沒有攻擊性、不吵鬧,社區為何不能容納他們?
陳秀華(新北市/社福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