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享譽國際,建團八十年的英國皇家芭蕾舞團,六月三十至七月一日於國家戲劇院,將帶來古典及現代二齣截然不同風格的經典舞碼,一是全本芭蕾舞劇《吉賽兒》;另一齣舞作《英倫經典》集結三位英國重要編舞家的現代芭蕾作品,由國家交響樂團(NSO)現場演奏。
英國皇家芭蕾舞團全團近一百五十人將於六月底抵台,帶來浪漫又富於幻想的芭蕾舞劇《吉賽兒》。和集結三位英國重要編舞家不同風格的現代芭蕾作品《英倫經典》,包含阿胥頓《狂想曲》、克里斯多福.惠爾頓《GDV》,及韋恩.麥奎格的《色飽和度》。台藝大表演藝術系專任副教授趙玉玲表示,三支舞碼各具特色,呈現英國當代芭蕾舞蹈令人驚艷的發展與全新的樣貌。
趙玉玲指出,《色飽和度》是現任駐團編舞家韋恩‧麥奎格的作品,具有強烈的視覺震撼,挑戰舞者身體極限。麥奎格從未受過芭蕾訓練,但芭蕾舞者受過嚴格訓練的肢體及柔軟度,讓他的編舞有更多發揮的空間,《色飽和度》就是他的顛峰代表作,除了意味著純白的舞台及舞蹈印象,也代表飽滿的肢體語言及舞蹈動作,充滿了扭轉、伸展等超越人體極限的編舞搭配,徹底挑戰舞者的實力及觀眾的欣賞眼光。
編舞大師阿胥頓創作的《狂想曲》,帶有八○年代英國皇家芭蕾舞團風格,趙玉玲說,舞作有繁複的舞蹈動作及強烈速度感,舞者需有精湛技巧、控制力及表演力才能完美駕馭,賦予男主角大師級的角色。但女主角優雅輕盈的動作,柔美對比著強壯耀眼的男主角。
《GDV》由新生代編舞家克里斯多福‧惠爾敦所創作,以麥克‧尼曼的音樂作品《MGV》為靈感,專為TGV子彈列車北線通車而作。趙玉玲表示,威爾頓在抽象舞台,以四對舞者為中心,分別詮釋「慵懶」、「嬉鬧」、「靜止」及「活力」等旅人樣態,展現旅途中的時間、空間感。芭蕾舞群則以令人驚豔的舞蹈動作,表現「輪子」「機械」的意象。購票請洽兩廳院售票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