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東訊】「創作兩年、執行一年、彩排半年!」由台東大學人文學院策劃三年多的《逐鹿傳說》,是國內首部原住民歌劇,陣容龐大外,特殊的原住民素材內容加上西方歌劇的演出,要讓民眾大開眼界!
《逐鹿傳說》是台東大學華語系師生群編著的書籍,台東大學校長蔡典謨表示,故事發想於台東縣初鹿、鹿鳴橋、鹿野、霧鹿等地名,結合一九六九年最後一隻台灣原生種梅花鹿消失在台東平原的記事,與台東原住民有密切關係。
這部原創歌劇內容敘述部落青年依笠斯誤殺天神的使者「智慧之鹿」,導致山洪爆發、風雲變色,為了使部落恢復平靜,依笠斯等人勇敢接受天神的考驗,找尋世間真愛。
蔡典謨說,這一部歌劇除了獲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的補助,更選為建國百年系列活動之一,是台灣第一齣原住民原素為主的歌劇,也是跨時代的創舉。
《逐鹿傳說》歌劇由台東大學前駐校藝術家蔡盛通耗費一年時間作曲、華語文學系董恕明教授作詞、台東大學副校長謝元富指揮,演出更結合台東大學交響樂、合唱團、台東高商舞蹈社以及下賓朗部落族人,也邀請知名原住民籍聲樂家泰雅族女高音林惠珍、魯凱族女中音陳安妮、阿美族男高音張玉胤、泰雅族男中音巫白玉璽、太魯閣族男中音簡正雄、太魯閣族男低音簡仁智等人演出。
林惠珍說,她唱了三十多年歌劇,第一次參與這樣融合原住民元素的歌劇,歌詞是以較親近觀眾的國語為主,但強烈的原住民情感及濃厚的舞台氣氛,連她都感動萬分。
這場表演連續三天晚上在台東縣文化中心演藝廳表演,六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則登上台北國家戲劇院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