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總統宣布二○一二大選搭檔,行政院長吳敦義一如外界早先推測出線。從人選而言,馬英九總統其實並沒有太多選擇。現任副總統蕭萬長的健康狀況,能否再打一場吃力的選戰,令人關切;立法院長王金平上屆在國民黨內總統候選人初選時,就與馬英九產生激烈競爭,結果讓賢;而他在立法院的影響力,是穩定國民黨政權的重要力量,也不宜換人。
台中市長胡志強一度前途看好,但自健康傳出問題後,加上近年在台中市的執政成績並不理想,也非總統副手適宜人選。新北市長朱立倫形象與能力俱佳,但資歷尚淺;有知名度,但尚待轉換成吸納選票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行政院吳敦義的出線,是順理成章的。
吳敦義的優勢,正如馬英九總統所言,有一種「豁出去的勇氣」,他去年敢公開宣布,年底失業率不降到百分之五以下就辭職走人,顯示出創造就業的行政能力與魄力,讓馬英九印象深刻。在蘇花高、中科二期用地、大埔農地徵收等高度爭議性重大事件中,吳敦義能親上火線,主動出擊,更是國民黨歷任閣揆中少見的特質。
吳敦義在高雄市長任內的從政經驗,更能補馬英九總統在南部選票有待開拓的不足。吳敦義的出線的確可助馬英九一臂之力。
不過吳敦義的個性與表現,猶如兩面刀,口才便給,反應機敏,在立法院面對綠營炮火時,能力辯群雄;面對媒體時,也能侃侃而談,闡述政策利弊。但言多必失,吳敦義的嘴快有時也會失分。
馬英九總統已定調,吳敦義不必辭職參選,帶職參選已成定局。但帶職參選必然成為對手主攻項目之一,政黨資源分際的問題之外,吳敦義在立法院任何表現都可能影響大選選情。在藍綠選情民調五五波的緊繃情勢下,行政院長又不能、吳敦義本人也不願迴避任何對施政成績的批評與討論,他的「心直口快」對馬英九就可能帶來難以預料的風險。
這些利弊得失,馬英九總統必然都衡量過,如今人選已定,沒有回頭的路。大選成敗,仍要由馬英九一肩承擔,最重要的,就是提出令選民滿意的政績。
平心而論,馬政府執政以來,並非毫無建樹,兩岸關係、外交關係、經濟復甦、肅貪廉能等方面都有進步,但卻無法激起民眾的熱情與認同。原因何在,馬團隊應該深自檢討。
馬吳配最大的反差,也是互補之處即在於馬稱道吳的「豁出去的勇氣」,吳敦義面對各種大小戰役,無話不說,正可補形象以不沾鍋著稱的馬英九總統之短。馬英九的清廉正直、耐謗包容則可涵括吳敦義的速戰好勇。馬吳配要能截長補短,提出能打動選民的訴求,是國民黨能否繼續執政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