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真跡:
吳鎮書畫重鑑
作者:徐小虎
譯者:劉智遠
出版:典藏藝術家庭
一張中國古代繪畫裡頭藏了多少的糾葛?如果是某大師的真跡,那麼,它透露大師創作時的特徵又是什麼呢?本書不僅是探究創作者歸屬問題的專業人士應該閱讀,論述過程中抽絲剝繭、脈絡分明的交叉對照過程,就一般大眾而言,讀來也是引人入勝。但更重要的是中國藝術史長久以來對於書畫時代風格的混亂認知狀態,透過這一套方法學,將能夠透析與解決各種真假畫問題背後的實際狀況。
落筆驚風雨:
我的一生與國民黨的點滴
作者:周德偉
出版:遠流
周德偉因父親以傳統儒生方式教養,影響其一生治學嚴謹,一心為台灣引介西方自由主義思潮。其舊居50年代紫藤廬老宅,是以台大為中心的自由主義學者的聚會場所,張佛泉、殷海光、夏道平、徐道鄰等學術界人士,每隔兩周在此聚會討論,有系統地介紹海耶克的思想。周德偉譯有八十萬字海耶克巨著《自由憲章》,殷海光先生並在其鼓勵之下翻譯《到奴役之路》。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卷
作者:蔣勳導讀
出版:上誼文化
〈富春山居圖〉是元朝四家之首黃公望的代表作,也是中國十大名畫之一。這幅圖卷在元代以後成為歷史巨作,影響明清六百多年的繪畫主流。美學大師蔣勳親自帶您與元朝四大畫家之首黃公望,共遊六百年前富春江山水,如坐舟中,舟行江上,忽遠忽近,忽快忽慢,如見四季,晨昏晦明,變化莫測。聽—悠然遠山婉轉起伏,餘音嫋嫋,迴盪山水;看—濃墨淡墨交錯重疊,虛虛實實,綿延悠長。猶如閱盡萬般繁華,愛恨恩怨,船過水無痕……
翻牌人
作者:路易斯.薩奇爾
譯者:穆卓芸
出版:皇冠
生命會發給我各式各樣的牌,但是無論好壞,從現在開始,我都要為自己翻牌!每一場牌局發牌後,為盲眼的橋牌手念出手中的牌型,並依照其指令出牌的人。《翻牌人》的創作動機來自於薩奇爾對橋牌的狂熱,一開始他表示要寫跟橋牌有關的故事時,編輯、經紀人,甚至太座都說:「你瘋啦!」薩奇爾覺得玩橋牌的人就像活在其他星球上,但他認為這個故事真的很精采,於是便完成了這本就算不懂橋牌,也能樂在其中的小說。
另類閱聽: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
作者:蔡振家
出版: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文學與藝術作品的欣賞有許多面向,多樣的題材與表現方式,足以讓閱聽者涵泳其間,樂此不疲。蔡振家所謂的「另類閱聽」,倒不一定是因為這些藝文作品本身有多麼另類,而是因為採取了不太尋常的閱聽方式:病理觀點。本書所探討的疾病以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嗓音異常)為限,因為這些疾病跟表演藝術的關係較為直接。既以「另類閱聽」為題,自然無意對於表演藝術作品提出「唯一」的詮釋,而是拋出一些跨領域的研究議題或思考方向。
找一個解釋
作者:凌性傑、吳岱穎
出版:馥林文化
吳岱穎和凌性傑將高中課本裡學生視為畏途的古文作品,用現代的眼光重新詮釋,也可以說是用自己的生活與情感對古文作箋疏,也可以說是將古代經典,拿來當作自我生命的注腳。那不僅是一種將古文賦予血肉生命的教材教法,其中更具有一種暗示:那些歷經了重重時光,偃臥在國文課本裡的作品,其實背後都有一個更巨大的存在,都有一些更直得追索的情懷,那才是文學的目的,也才是老師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