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昨天公布調查指出,國中男生吸菸率,從百分之九點七增加至百分之十一點二。筆者看著這則新聞,不禁想起「菩薩畏因,眾生畏果」這句話。若將這句話與吸菸孩子的行為關連,可說成是「孩子抽菸這果,大人吞雲吐霧的因」。
孩子的吸菸行為來自「學習」;「學習」於他「眼」見、「吸」聞他人抽菸的行為模式,可能來自於親人,可能來自同儕的鼓噪,或是自身好奇心驅使。
巷弄裡,有個媽媽,總菸不離手地在她那三歲女兒的眼前晃著,小女孩鎮日吸著二手菸,「錯置」的健康價值觀竟讓她「不知不覺」的把「抽菸」當成「吃飯、喝水」般,「自然而然」把菸含在嘴裡。由此可見,父母的身教有極大影響力。
學子「習」得抽菸這「果」,就在大人吞雲吐霧的「因」;環環相扣,惡性循環。
憂慮孩子的同時,或許該糾正的是「致此果之彼因」的大人,才不致於「倒果為因」啊!
石鵬來義(高雄市/
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