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隨一舞團在義大利Cupramontana小鎮參加「民俗藝術節」,表演了八天。在離開的前一天下午,步行繞一下小鎮附近,欣賞小鎮風光,就在蜿蜒傾斜的步道中間,遇到一個烏克蘭來的婦人,身材稍瘦,年約五十幾歲,一頭金髮。我們一行三人帶著笑容友善跟她打招呼,她看出我們是外國人,彼此短暫對話起來。
我的英語不佳,只能盡力用最簡單的英語溝通,概略可以聽出她和義大利籍的先生在英格蘭相識不久就結婚,現在定居此地,離鄉背井。先生好像正在病中無法溝通,兒子結婚有一個小孩,卻住在其他城市,親人都在遠方。外國人講究隱私,應該都是各過各的生活,在沒有人可以談話的狀況下多年,遇到我們終於能說說話,她忍不住哽咽,她的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從她的言語和顫抖的聲音中,感受到寂寞,一種人類心靈不能承受的孤獨感;需要說話,以傾訴來排解內心的感覺,需要與人交流,以忘卻在天地間自身的隔絕。
身居國外,一個靈魂的孤單和寂寞,我盡力表達對她的理解,希望她勇敢堅強,努力生活,想不到因而引出她更多的淚水,所以我張開雙臂給她一個擁抱,但願我的擁抱能給她短暫的支持,安慰她長久以來寂寞的生活。她也緊緊的擁抱我,在那短短的幾秒鐘,兩個原本毫不相干的人,從千里之外,在一個異國的小徑,相遇、對話、感動、擁抱,然後分離,甚至連對方的名字都不知道,這是奇遇嗎?
至今經過好長一段時間,我總是在不經意間想起這個婦人,就算如今遠離她千里遠,仍然掛念著她的孤單身影。為何到那麼遙遠的地方,定居在那麼偏僻的山城?出生、結婚、定居,竟然在不同國家,這是一個飄流國際的遠途旅者,為愛情婚姻離鄉多年,遍嘗流離的況味。年輕的時候因為照顧家人而有依託,如今夫病子離,生活變成鎮日的孤單和無奈。為何會與我相遇?沒有留下任何的聯絡方式,成為我懸念的人,我在惦念她,更在祝福她,但願今生,能有多一些的相遇,在她的生活中出現,更多的擁抱,讓她在小城有多一點溫暖。
在台灣,人際間習慣的見面接觸頂多拉拉手,非常熟稔的朋友更熱情的來個擁抱,知道對方傷心,加上拍拍肩,走出國外,當擁抱貼臉變成習慣,一個溫暖而理解的擁抱需要心靈相通。
當我經歷一個月餘的勞頓移動生活,即將離開義大利的早上,接待我們七天的一個小鎮女性志工,年紀與我相仿,平時少有機會對話,因將離別而給我一個深深的擁抱。她禮貌性的左臉右臉各貼一下,讓我熱淚盈眶,感受到我的依依不捨,竟然吻下我眼窩裡的淚水。雖然語言不通,無法對話,但是我感受到人類心靈相通的悸動,相信她也是。異鄉相逢,國際之間人與人雖有語言障礙,就算相處短暫,也會因為情感真摯,動容於彼此的關懷,不需要言語,我們就會有良性的交流。
我記得我給出的擁抱,我也記得臨別依依的那份感動,今生也許永遠無法重逢的過客,我們有了一剎那短暫的相逢,也給了一剎那溫暖的擁抱,這樣的安慰,終身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