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劑風暴持續擴大,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專家林杰樑批評,政府在三聚氰胺事件後成立的食品藥物管理局,人手和預算(食品管理業務去年僅一億兩千萬元,民眾平均分得五點二一元)都嚴重不足,是個騙局。
我認為,近十餘年來台灣教育、環保、衛生等國家基礎建設,頻頻出現破洞,政府對國人生命財產健康安全無法有效把關,總是在出事後才補破網,而非擬定制度防杜,是國家機器正從威權時代的大政府模型,轉向新自由主義的小政府模型導致的後果。
所謂大政府,是指由強有力的中央集權政府,統籌管理國家所有大小事務,重視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存權利,而且特別重視資源再分配的公平,國家以強有力的手介入社會、市場進行資源分配,著重弱勢的照顧與社會公平的履踐,像北歐的福利國家、法國,及美國前總統羅斯福的新政,都是大政府格局。
所謂小政府,是國家除了外交、國防、基本社會秩序(消防、警察)外,其他基本上尊重市場機制,放手讓市場主導,盡可能不介入人民生活與市場交易等,將政府功能縮到最小。
目前政府積極推動組織再造,以國家財政拮据為由,把大量的政府職缺外包化與約聘化,而且在精簡行政部門架構與人力過程中,沒考慮台灣未來真正的需要,一些照顧人民的組織,不是沒得到相應的層級規模,不然就是縮編,甚至廢除。
小政府的問題和新自由主義經濟學一樣,過分相信人性的善良,認為商人會秉持良心和公義,遵循看不見的手引導從事製造銷售行為。
這在社會資本高的國家或許可行,但台灣是社會資本低的國家,人與人的信任度低,政府若不強化制度控管,抱持小政府心態放任各行其是,最後等於放手讓有心人鑽法律漏洞,也放漏洞讓有心人、利益團體向官員或民代遊說。
小政府因尊重市場機制,相信人民良心,把大多數的權利(民營化)放了出去,因此除了維持基本國家秩序所需的部門,其他部門配置的資源(人力與財力)能少就少,才會出現食品藥物管理局形同虛設的現象。
近年有愈來愈多的人羨慕新加坡,人民願意為了經濟成長交出部分個人自由,但台灣的問題是小政府無法保障人民,不是過於民主自由開放,也沒有人說過民主自由國家不能維持大政府格局(如法國、北歐等國)。
或許台灣應建立既保有民主自由體制,兼具政府介入社會資源分配的大政府格局,給所有能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與人權的各部門,配置足夠的資源,嚴格監督審核社會各種活動,制定足以防堵黑心惡行的制度,方能有彌補因政府管理監督不足,所造成的各種安全漏洞。
王興(台北市/行政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