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豪宅 貧民窟裡的5星級飯店

陳朝平(台北市/資深媒體人) |2011.06.07
935觀看次
字級

房價飆高 人民痛苦增 譗價值豃卻下滑 居住品質像未開發國家 政府打房 也應關心住屋幸福

報載政府開徵奢侈稅打房,民眾的「購屋痛苦指數」略為下降。購屋痛苦指數是指全國平均房價與家庭所得比,指數愈高,表示房價愈高、購屋愈困難;多年來,台灣的房價持續呈現螺旋上升,購屋痛苦指數也持續上升,但房屋的「價值」並沒有隨著經濟與科技發展而提高,反而日益下滑,這種現象或許可稱為「住屋幸福指數」下滑,值得政府留意。

這種「住屋幸福指數」下滑現象,表現在幾個面向:

一、十多年前,固定網路通訊傳播已朝向寬頻化、數位化和三網合一趨勢邁進,然而,台灣建築物在語音、視訊寬頻網路進線及管道配置設計上,仍停留在上世紀八○年代階段,以至於住宅大樓外牆盡是纜線,形成都市景觀之癌。

二、洗衣機普遍進入家庭已有四十年,汙水下水道的建構也有二十年了,但建商設計住宅時,常忽略洗衣機的擺設空間,與分離汙水下水道的設置,以至於家庭排放的大量洗潔劑,在未經汙水處理下,直接進入河川造成汙染,大幅降低河川水質的含氧量。

三、台灣的建築大量採用鋼筋水泥等非天然建材,建築物排碳量居高不下,儘管節能減碳喊了多年,然而建商推出的建案,有多少是考慮了採光通風、隔熱減碳的綠色建築?

四、台灣早就推動垃圾分類、資源回收,但住宅與辦公大樓的設計,基本上完全忽略建築物在垃圾分類與回收應有的功能,講究一點的住戶會用美觀的塑膠桶進行分類和回收,等而下之的用塑膠袋隨便棄置在樓梯間,居家品質低落。

五、鐵窗是台灣建築物之癌,幾十年來,不見業者設計出既能防盜,也能兼顧兒童安全的門窗;至於因鐵窗造成火災時逃生困難致死的案例,更是台灣消防史上的永遠之痛。而且,別忘了很多集合式住宅中庭的煙囪效應,常加劇了火災的死傷。

六、熱水器設計與安裝不當,導致一氧化碳中毒,更是台灣每年冬天經常上演的悲劇。

七、台灣多住商混合大樓,但多年來,既未見政府加強管理廣告招牌懸掛,也不見建商設計出招牌內嵌不外露的住商大樓,任由廣告招牌隨意架設懸掛。

八、台灣的建築師或許還存有君子遠庖廚的陳腐觀念,廚房設計既不符家庭煮婦需求,也不符環保需求,以油煙排放為例,許多不吸菸的家庭婦女罹癌,排油煙機與管道設計不良,應是罪魁禍首;此外,也沒有考量廚房汙水排放和廚餘、剩油處理。

九、台灣人均機車、汽車數量驚人,但建築物的設計似乎視若無睹,莫說舊式的公寓沒考慮機車和腳踏車的放置,有地下室的大樓,也很少每戶都有停車位,雖然建商設置的停車位並非免費,須高價購買,但問題是,開挖地下樓層會大幅增加成本,建商為了謀取更多利益,常不願增設地下停車位,結果社區街道盡是違停車輛,不僅有礙行路,遇有緊急事故,常成為悲劇幫凶。

十、台灣建築物屋距過近、樓高過低,公共設施更是狹窄侷促,隔鄰之間不僅是雞犬相聞,且毫無隱私可言,建商不僅將公共設施的成本分攤給消費者,且將公共空間以私有空間的價格販售,賺取超額利潤,卻吝於提供消費者舒適的公共空間。

因為這些問題與現象,台灣的都市天際線和景觀,仍停留在未開發國家的紊亂破舊模樣,豪宅置於其中,彷彿五星級飯店蓋在貧民窟,建築物價格持續上漲,價值卻一路下滑,民眾的住屋幸福指數與購屋痛苦指數,同步反比成長,難道政府不該關心?

人均所得超過一萬八千美元的台灣民眾,付出高價購置自有房屋,理應擁有具有價值感的住家,而修正建築法規,改造既有建築物,是抑制房價、更新都市景觀,帶動新一波產業發展的三贏策略。

陳朝平(台北市/資深媒體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