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心事】我言秋日勝春朝

羅秀美 |2011.06.06
3448觀看次
字級

「我言秋日勝春朝」語出劉禹錫〈秋詞〉之一、之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唐詩人劉禹錫(七七二—八四二),一生經歷坎坷,曾數度被貶。這兩首〈秋詞〉便是劉禹錫被貶郎州(今貴州遵義)時的作品。

一生堅持理想,蔑視權貴卻橫遭貶斥。儘管如此,這兩首別開生面的〈秋詞〉,卻未見一絲酸腐怨懣之氣,反而獨出機杼,以「秋日勝春朝」標明他明朗的人生態度,一新耳目。

〈秋詞〉之一的首句,即明言悲秋乃古今皆然,但「我」卻說出與眾不同的觀點——秋日勝春朝,一新天下人耳目。因此,在詩人眼裡,「秋」的色彩是清新明朗的。

詩人以「晴空」與「碧霄」勾勒出一幅壯麗的秋景,逗引讀者一同觀看他詩裡所構築的朗朗青空。但見一碧如洗的高空裡,白鶴凌空而飛,直衝九霄雲外;其昂揚奮姿不妨視為詩人的精神象徵。詩人之胸懷灑然若此,莫怪詩人要獨排眾議地直言「秋日勝春朝」了。

不僅如此,著意點染秋之爽朗的詩人,在〈秋詞〉之二裡,更有意地以秋之「清入骨」對比春之「嗾人狂」。

且看秋夜如霜,一派山明水淨,更有滿山紅黃突顯了秋日景致之美。詩人恐怕讀者不信,且邀一同登樓領略秋日沁入肌骨的清涼。秋之令人清醒,相較於令人迷醉的爛漫春光,更顯清新。因此,人們又何必非得悲秋?詩人之別具隻眼在此表露無遺,其襟懷之曠達更令人動容。

詩人自是深諳自古以來「悲秋」主題的蕭索之氣,往往承載了許多志士失路的悲嘆。而詩人卻偏要說,秋日比起萬物新生的春天還要美好。

秋日於他,是一派爽朗的好日子,尤其是詩人以高飛入雲的鶴鳥自況的灑然,更令人讚嘆。萬里晴空中,詩人如鶴般矯健凌厲,肅殺的秋色頓成令人精神抖擻的佳氣。因此,鶴之不屈便是劉禹錫的化身,也是他昂揚精神的展現。「我言秋日勝春朝」洵非虛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