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從早上七點到醫院交班,遇上緊急狀況,一天沒上過廁所,一口水也沒喝,晚上吃的是午餐便當……」護士小順講起護理工作壓力吃緊,不禁悲從中來;昨天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召開記者會,希望衛生署解決當前護理人力不足問題,讓護理人員可發揮專業,維護病患安全。
全聯會秘書長呂月榮指出,美國有研究證實,護理人員平均照護病患人數由四位增加至六位,會出現大於百分之十四的死亡機會。若依此數據換算,台灣每天因護理人員過高的工作負荷,造成病患不必要死亡人數會是個驚人數字。
在區域醫院工作五年的小順表示,一次早上七點多上班,一位病患突然吐了一千多西西的血,但檢查不出原因;病患所有管路持續出血,趕緊了解出血點,一方面還要緊急輸血,直到下午四點這名病患的問題才解決。
晚上回家,才吃著母親為她準備的午餐便當,她不敢告訴母親自己一天沒喝過一口水、沒有上過廁所。
護士小玲則說,過大的工作負荷,就算他們想發揮專業,也無能為力,有時同時遇到多位病患出狀況,根本不知該如何是好,心理壓力真的很大。
根據統計,目前台灣醫院護理人員照顧病患人數是國外先進國家的一至六倍,台北市護理師護士公會總幹事郭金英表示,現行台灣醫院護理人力是白班一人照顧七至十二人、小夜班十二至二十人、大夜班十五至三十人。國外護理人力則是不分班別都約一人照顧五人,但是醫療機構設置修正草案卻計畫縮減護理人力。
全聯會要求,衛生署應該醫據之前委請專家學者所建議的基準設定護理人力,也就是白班一位護士照顧六人、小夜班十人、大夜班十五人,如此才能保障病患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