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許多大專院校學生在校方鼓勵下,紛紛利用寒暑假,透過社團活動走到山區、海邊 ,參與下鄉服務 ,不但分享助人的樂趣,也吸收做人處事的經驗,一舉兩得。
高雄市文藻外語學院每年寒暑假都有數支服務隊伍,近三百位同學選擇偏遠地區的小學,舉辦英文、品格及才藝營活動,為社會服務。龐大的營隊由校長親自授旗並加油打氣,浩浩蕩蕩開拔出發,圓滿完成活動後隊員們都興奮地表示:「做服務真開心!還會上癮哦!」
文藻的服務隊伍由該校多個社團共同籌組,內容除有課輔、英文及電腦外,也有品格及生活教育等課程,不少社團更加入自己課外活動專長,比如:街舞、戲劇、瑜伽、魔術、民謠吉他、手工藝及手語等。營隊分別到花蓮縣玉里鄉、高雄縣旗山、甲仙、橋頭、那瑪夏鄉以及台南縣後壁鄉及鹽水鎮等地,服務社會資源較缺乏的地區。
多次參加服務營隊的英文科二年級的陳淇漫說,小朋友的回饋是她最大的收穫,也是吸引她投入服務營隊樂此不疲的因素。雖然有時經費不夠,用餐時只能吃水煮麵配罐頭,或是陪小朋友睡地墊,但是這都無法影響她繼續參加服務隊的熱忱。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的椰城社會服務社,也組織暑期山地服務隊,開拔到高雄山地三民鄉民生村作社區服務,回來後受到校長方俊雄表揚。
民生村居民約六百人,椰城社服社工作內容包含家電修護、青少年育樂營、長青教室、聯歡聚會、文化教室、家庭訪問及美化環境和彩繪社區等,同學們抱持愛心與關懷的熱忱,從服務過程中學習幫助別人的快樂,同時也能培養團隊間的合作默契與團結力量。
社服社的同學除了走入偏遠社區,以實際行動為社區服務,也針對社區的弱勢團體,給予實際的關懷及幫助,如教導外籍配偶進一步認識台灣,使其跨越語言及生活習慣上的障礙,真正融入台灣社會,成為與本地人打成一片的新移民。
中山大學資管所則有五位學生,在今年二月前往位於高雄縣桃源鄉高中村的原住民部落,教導十多位國小三到五年級的小學生使用電腦。他們表示,其實小朋友需要的不是技術高超的專業老師,而是能夠帶領他們成長學習的伙伴。
資管所學生康心萍表示,原本擔心小朋友覺得Excel很枯燥,沒想到他們一看到Excel可以幫忙算算數,都覺得「哇!好神奇」。部落小朋友對電腦並不陌生,相反還非常喜歡上網打電動、寫部落格,甚至上Youtube看影片。他們缺乏的其實是正確的網路使用觀念,以及能持續教導與帶領他們成長的伙伴。
教授郭峰淵表示,到偏遠部落教學,大學生們得到的遠比原住民小朋友多更多,因為他們可以看到和自己生長背景迥然不同的世界與經驗,因此他數年來才不斷推動學生們下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