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坐誰相伴,春禽枝上鳴。
天籟真且美,似梵土迦陵。

——杜蘅補題
〈好鳥枝頭亦朋友〉是一幅看了讓人怡情養性且心生歡喜的漫畫。
先從整幅畫的布局來說,人物和景物的配置,多麼和諧美好,右邊豐子愷先生所書寫的畫題,巧妙地補足了畫面的空缺,而整幅畫的留白也如此地恰到好處,這正是豐先生漫畫的特色之一。
像這樣一幅畫的畫面,不論是在自家花園內,或是在公園樹下,隨處可見的。這也是豐先生的特色之一,亦即自生活中取材。從古至今,自生活中取材的作品,不論文學或藝術,都最能感動人心,因為這樣讓人感同身受。
這幅漫畫的題詩是豐先生以杜蘅為筆名所題。「獨坐誰相伴」雖是孤獨的辭句,卻沒讓人感受到孤獨和寂寞,只令人領悟孤獨的美好和恬靜。
會讓讀者感到美好,是視覺所給予的補助效果。因為讀詩的閱畫者,同時也在賞畫。畫中這位男子,面容是平和的,姿態是悠閒的,他獨倚在一座大石桌邊,正在休息賞景,桌上的茶壺和茶杯,顯示出他可以在此留連久坐。此時,有無同伴對他並不重要,他只想在這喝喝茶。
但他正在享受的孤獨,卻被柳樹上小鳥的歌聲給吸引了。「春禽枝上鳴」,他抬頭看看那隻愛唱歌的鳥兒,美妙動聽的歌聲,並沒有打擾他的清靜,反而為他帶來更大的喜樂。
這位優雅的男子和一隻愛唱歌的小鳥,隔空對望著。小鳥似乎專為他唱歌而來。他們對望的眼神,是知心的,是愉悅的,好似在相互傾訴。
弘一法師和豐子愷先生,藉由如此簡單的人與鳥的構圖與詩句,微妙地闡述人與自然的關係,亦即人與自然平等,人與自然界中的動物平等的關係,更直接告訴世人,像這樣友善的小動物,是人們最好的朋友。
「天籟真且美,似梵土迦陵」,小鳥的歌聲,宛如天籟之音。「梵」字,清淨之意,「梵土」即清淨之地。「迦陵」,是迦陵頻加的別稱,是印度的一種鳥,在此比喻美妙的或和雅之音。
這位在柳樹下與小鳥同樂的男子,是很懂得生活的人士。他的生活充滿文學和音樂。他正在欣賞的天籟之音,可以媲美佛國淨土勝妙的天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