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教大的「大肉塊」 釋放精神能量

郭書宏 |2011.06.01
1508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是什麼樣的展覽,會取名為「大肉塊」?從四日開始,在中正紀念堂展出的「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第十九屆畢業美展」,突發奇想以「大肉塊」為名,透過呈現各類型素材作品的精神與意象,傳達人類不僅是擁有肉體皮囊,而是能透過學習與創造,讓思想與藝術繽紛綻放。

二○○七年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從美勞教育系改名為視覺藝術學系,旨在培育傑出的專業藝術人才,這次參展的學生,不只在校內辦展,全國美展、桃源美展等都有佳績。畢業展更以「大肉塊」為主題,展現大學四年學習成果。

「我們活得強悍而美麗,直到肉體褪去的那天,願所有腐敗,都能成為一種肥沃。」中正紀念堂表示,「大肉塊」展的宣傳標語,傳達人類個體的分別,主要是源自於每個人的思想差異,因此,肉體不僅只是空無的皮囊,而是擁有無限創造力的個體。

作品運用多元創作手法,每件作品都是創作者精神上的釋放,再造內心獨白,期獲得凝視,與觀眾產生共鳴;像是羅欣琦的「展‧望II」以陶土做媒材,利用樹枝、樹幹、樹葉及樹根為創作元素,象徵樹木充滿無限希望與生機;何維倫的「 」則為油彩創作,他使用三原色重疊,來呈現圖型,以重疊顏色表現模糊,對將來產生幻想。

江芷萱的「卵‧生」(見圖/中正紀念堂提供)陶藝作品,如卵的造型,象徵不同個體,傳達每一個體都是經由學習,構築出自我塑像,而一片片拼圖,則意指每個人在生命中所遇不同的人、事、物,經過閱歷,漸漸成熟與完整。

畢業展四至十五日在中正紀念堂四展廳展出,免費入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