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的故事】30大慈開啟依導法師出家路

李如定 |2011.05.25
2239觀看次
字級


依導法師(左一)回大慈育幼院講述過去與大慈的因緣。圖/大慈育幼院提供


當年宜蘭女中的高材生江美玉,畢業時她放下所有師長和好友對她的期望,默默扛起家裡百貨店的營運;十年後,直到哥哥退了伍,也成了家,江美玉將棒子交給了哥哥。

她有位隨著心平和尚到高雄開創佛光山的舅舅蔡水成,大力鼓吹她到佛光山看看是否有合適的工作。正月二十日,江美玉上了山,正好幫忙信徒香會工作。有天傍晚,隨著一起工作的師姐去育幼院辦事。正巧,一群大大小小院童,身著海清、手司法器、梵音嘹亮地在佛前做晚課,這景象不但吸引住她的目光,更深深扣住她的心靈。

香會結束,江美玉原本準備要回宜蘭,但很多人慰留她,安排她擔任總機工作,她後來決定到育幼院幫忙。

當時的育幼院,大約有二、三十個孩子,除了主任依宏法師外,另有三位保育老師、一位幼稚園老師、一位廚工,只要有人請假,其他人就得補位。煮飯、洗衣還不算太難,但是要代理幼稚園老師,得先學會彈風琴,而教會她簡譜、指法的竟然是育幼院的孩子。

夏天的午後,經常會有突來的雷陣雨,她總得抱著一大把的傘,趕到學校接孩子,好不容易才幫孩子們洗好澡,調皮的小男生立刻又出去玩了一身髒回來;處於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常隨時不由自主的測試老師們的耐性極限。生活上的點點滴滴讓她深刻體會母親的辛勞,至今仍記憶猶新。

對於什麼都必須重新學起的江美玉而言,她所接觸到的第一位佛光山法師—依宏法師給了她最大的支持力量。當時白天就讀佛學院、下課後到育幼院服務的依宏法師,常會轉述佛學院裡的所學所聞、和她討論孩子的教養問題、送她有關兒童心理學的書,雖然整天忙下來,只有一個「累」字可言,但是,依宏法師刻苦耐勞的精神,跟她所講述的常住觀念,就足以讓江美玉洗滌一身的疲憊。

一年半的時間在忙碌中飛逝,因為父親胃出血開刀,她請假回家照料,同時也空出時間來,認真思考人生。當她決定要出家時,父兄基於彌補虧欠的心理並未阻攔,因為他們知道,這是她可以繼續念書的最佳途徑。

出家後,江美玉法號「依導」,目前是佛光山弘講師。育幼院裡一年多的磨練,改變了依導法師的人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