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全球棕櫚油需求不斷上升,增加棕櫚種植面積可能破壞生態,棕櫚種植業者和環保團體呼籲,食品業者購買以永續方式生產的棕櫚油,而不是以多付費用的方式應付永續要求。
棕櫚油用途廣泛,從香皂到巧克力、乳瑪琳、蛋糕,都要用到這種油。金融時報報導,棕櫚油市場規模達五百億美元,而棕櫚油價格在過去十二個月,最多曾從每公噸八百美元漲到一千二百美元,漲幅高達五成,促使種植業者砍伐森林以擴大種植面積。
為避免破壞森林,永續棕櫚油圓桌會議(Roundtable on Sustainable Palm Oil,簡稱RSPO)全力推動以使用肥料等方式提高產量,而不是一味擴大種植面積。跨國公司和棕櫚油相關業者希望到二○一五年時,大部分棕櫚油都獲得永續認證。
不過,許多食品業者藉由Green Palm計畫達到採用永續棕櫚油的要求,而不是實際購買永續認證的產品。永續棕櫚油生產者可把部分產品登記加入GreenPalm計畫,每公噸可獲一定額度。GreenPalm額度可買賣,食品或清潔用品廠可向擁有額度的生產商購買棕櫚油,但買到的油不見得符合永續標準。
一家跨國食品、清潔衛生用品企業表示,由於供應鏈複雜,加上公司需要的加工油品種類繁多,要採用真的永續棕櫚油,難度較高。
RSPO去年表示,獲得永續認證的棕櫚油年產量倍增到三百萬公噸,是自二○○八年認證制度推行以來最大的產量。現在全球每年生產四千六百六十萬公噸的棕櫚油,約有百分之六點四通過RSPO的認證。
棕櫚油生產量最大的國家印尼,本月初宣布即將推出印尼永續棕櫚油(簡稱ISPO)認證制度,違反者將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