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研祺袍60年 馮綺文獨創製法

 |2011.05.20
3062觀看次
字級

【本報新莊訊】「我的學識不高,但感謝上帝賜給我一雙巧手,以一針一線設計美麗典雅的服裝。」在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系中華服飾文化中心任教三十年、教授「國服設計與製作」的馮綺文修女,即日起至六月十八日在校舉辦「綺文祺袍The Qipao Story of Teresa Fung」展覽,展出二十件祺袍教材及作品,鑽研祺袍逾一甲子的馮修女,盼能持續推動祺袍教學。

馮綺文一九三一年出生於廣州,四歲就會縫東縫西,甚至裁剪、製作洋娃娃服裝,中日戰爭爆發後,她輾轉至香港,戰後用母親給的零用錢買了一台縫紉機,憑著自己的刻苦好學,一路從裁剪助理升為師傅和樣板師,十六歲就當上精品服飾童裝部主任,後來與朋友合夥開服裝公司,曾研發「七彩襯裙」,在當時帶動流行。

馮綺文當主任時,怕人家認為她是小孩子而不相信她,所以開始穿祺袍、高跟鞋,裝扮成大人樣,她母親叫她不要給師傅做祺袍,叫她自己做寬一點的,就從那時開始自己做祺袍自己穿,也愛上這種中國婦女的傳統服裝。

馮綺文二十多歲進入修會成為修女,並未因此遠離服裝設計製作,在教會支持下,她成立了聖加俾額爾裁剪學校,一九七九年在輔大授課時,為研究出一套易懂易學的教學方式,開始鑽研國服的製作和系統化教材。

馮修女強調,縫製祺袍力求細心嚴謹,從體型觀察、尺寸測量、計算製圖與縫製,每步驟都不能馬虎,她除了保存傳統也力圖創新,利用隨手可得的回收材料,自行研發裁縫工具,例如「頸型量測器」、「褶子整燙輔助片」等,開發一套專屬的「馮氏祺袍製作法」,不但讓老東西更利於傳承,也使初學者能很快學會。

織品系主任鄭靜宜表示,因馮修女年事已高,校方特請馮修女開課,將國服教材和技藝數位化,預計今年出版,厚厚五大冊蒐羅基本技巧、祺袍製作、扣藝、緄邊、唐裝等,附教學DVD,讓中華傳統技藝保存流傳下去。

小檔案
旗    字源於清朝,漢人稱滿人為   旗人,其所穿服裝稱為譗旗裝豃,旗婦所著的長型衣為  旗袍。台北市中國祺袍研究會(台北市中國國服研究會前身)成立時,在台灣漢服史研究泰斗王宇清教授建議下,決定為譗旗袍豃正名為譗祺袍豃。據字書的注釋,譗祺豃字有譗吉祥多福豃和譗莊敬不驚豃的深意。 目前台灣相關祺袍的研究者,亦以採用譗祺袍豃為多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