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字很奧妙,懂越多、讀越多,反而越沒有標準答案,而且有些語詞似是而非,像「聲請」和「申請」用法就不同,前者對象是司法機關,後者則是一般單位;也有形異而義同的情形,如「彷彿」=「仿佛」;「流連」=「留連」。
據大陸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所頒布的第一批「異形詞」整理表規定,許多漢字在二00三年三月之後也不再是錯別字了,「流連」、「留連」就是其中之一。
不過仔細推究字義:「流連」是指貪戀遊樂而忘歸,語出《孟子‧梁惠王》:「從流下而忘反,謂之『流』;從流上而忘反,謂之『連』。」而「留連」則指盤桓不忍離去的樣子,如梁元帝〈長歌行〉:「人生行樂爾,何處不『留連』。」
雖然「流連」、「留連」」都用於解釋「依戀」的感覺,但以「流連忘返」而言,仍應以「流連」為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