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獸醫
很多朋友會覺得:當臨床獸醫師很棒,因為可以跟天真無邪的寵物長期互動和相處!其實那只是臨床工作中的一小部分!和動物相處真的不難、臨床看診也有一定的流程和邏輯性,說真的,也不複雜。
最困難的部分,恐怕是醫師和主人的互動吧?這當中之所以困難,是因為主人對寵物的認知程度不同;對寵物醫療的知識涉獵究竟有多少?再加上醫師本身如果表達不夠詳盡,又或是主人對診療的不確定感,往往會讓原本單純的寵物健康問題,「轉嫁」到醫病關係上。
小獸醫為何要認真的寫部落格呢?我常常在思索,獸醫的責任真的不只是幫寵物看病(國外的認知也是如此);其實還包括:畜主教育、寵物道德教育、醫療知識的傳達和精進並維護寵物醫療環境等,這些都是附帶的社會責任。
我們的影響力不應該只放在專業醫療,更應該借由專業的身分,來提供正確飼養寵物的觀念。腦袋裡的東西對了,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浪費,更可以避免掉很多因為無知所帶來的傷害。
俗話說:人的好奇心可以殺死一頭大象!小獸醫說:主人的一個誤解和殘念,真的可以殺死一個獸醫師(而且可能是一個好醫生)!或許一般人無法體會,不過在臨床上待久的醫生,一定都能認同。當然,這恐怕也是所有臨床獸醫師和寵物飼主們要努力的方向吧?
只要是經營跟人有關的工作或事業,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體會:事情本身是簡單的,複雜的是人為的因素。因為溝通、表達、語氣、態度和彼此認知等差異,會讓問題本身變得不好處理。
我常常聽到一些蝃:「那個醫生幫我們的貓狗打了什麼針(或吃了什麼藥),就變成怎樣了?」這一句話真的有很大的討論空間!我相信任何醫生用藥,都是希望緩解症狀和改善問題,但是怎麼會用了之後狀況變差甚至死亡等等,恐怕原因並不單純。是不是動物有其他的問題?體質對於藥物反應的不同等。還是醫生忽略表達了什麼或主人漏聽了什麼?這一切往往就會變成羅生門!不但問題不能解決,反而變成醫病關係的惡性對立最後是全盤皆輸。
小獸醫不希望這樣的事件重覆發生,因為會扼殺一個臨床獸醫師的熱情和執著,相對的也會傷害主人飼養寵物的信心;這些結果都不會讓整個市場和環境變得更好。所以,醫生應該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和道德良知,主人也應該要多吸收正確的飼養知識;當寵物面對疾病問題的當下,互相體諒彼此的立場,最後受惠的,才會是我們的寵物寶貝。您說是嗎?
(轉載自小獸醫部落格,更多診療經驗分享請參閱:http://tw.myblog.yahoo.com/poai-pets/)